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摄影记者尽快转型才有出路

2007-12-26 10:19| 发布者:| 查看:579| 评论:0|原作者:傅拥军|来自:《中国记者》杂志社

    现在一线摄影记者碰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图片做不大、见报难;固定的摄影版面被取消;文字记者配了数码相机,不再“带一个摄影去”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照片来抢版面……其实,这些问题还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严重。
    早在两年前,《都市快报》的摄影记者几乎是一夜之间尝到了“苦头”。2005年7月,《都市快报》开设一个新栏目“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选取一批读者拍摄的“有意思”图片,周一至周五每天固定一个版刊登;读者十分爱看,并且踊跃投稿。如今,即使摄影部没有生产一张新闻图片,版面上也照样会有很多有意思和现场的图片。自从栏目推出后,快报平均每天能收到读者照片六七十张,最高时有200多张。而且事实证明,读者永远比记者快一步接近现场。摄影记者如果再不及时从“配图师傅”的角色中转型,肯定会出局。两年来,《都市快报》摄影记者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及时调整思路和状态,逐渐走出迷茫,在探索中收获了些成功经验。
    不按常理“出牌”
    现在,摄影记者想要得到独家新闻图片的机会越来越少。一起小火灾,有时候到现场的记者会比消防队员还多。这个时候,摄影记者会想方设法寻找角度,有的拍消防队员救火,有的拍围观的群众、有的拍过火灾后的灰烬……但第二天翻开报纸一看,头版的照片还是读者拍的。因为读者拍的照片最接近现场,他拍到的图片浓烟滚滚、火光熊熊……事实上,当摄影记者还在回报社的路上,很多读者的图片已经通过QQ传到了编辑部,他们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就拿起了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和兼具拍照功能的手机。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摄影记者开始学会了思考。
    2006年11月6日,杭州交警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试行举谦让牌过斑马线。现场很热闹,交警安排一群小学生和老人,举着谦让牌过马路。摄影记者戴树林拍到了几张不错的画面,孩子举牌的表情和环境都交代的很好。图片编辑发现同城所有媒体都去了,第二天各家报纸的图片肯定大同小异,这条新闻毫无竞争力;他当即与摄影记者商量再去现场守候,看看没有交警在场时,举谦让  牌过马路的情况会怎样?
    经过一个下午的蹲点观察,戴树林发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位大姐抱着孩子过马路,牌子举啊举,就是没有车让行。我们即以《举举过不来  举举过不来  伢儿举着举着都要哭了》为题,并以“昨天一场实验上午有效下午很糟 ”为副题,把这张照片登在了头版。第二天,同城媒体中,戴树林的摄影报道成了绝对的独家。随后,戴树林还一直继续关注这个路口的过马路问题,谦让牌只是载体,十多期的连续报道引起大家的重视,后来杭州相继推出在一些重要路口设子母红绿灯、在斑马线处刷写 “车让人”大字等措施,推动文明行车。这组摄影报道推动了文明行车,社会效益明显,还获得2006年度杭州市好新闻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2 23:17 , Processed in 0.06903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