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打开左力的摄影包

2008-1-3 10:48| 发布者:| 查看:1111|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

  读了左力的《咔嚓——左力的图片和故事》一书,深感左力的纪实摄影作品风格看似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但细品却十分精到,讲究细节和画面经营。书后那张“存放在一只1987年出产的手提箱里的摔坏的佳能AE-1型照相机”的插图,更使我对他的器材观发生了兴趣,于是通过互联网,我和远在深圳的左力聊了起来。
  记者:作为职业摄影师,请谈谈你的摄影经历与创作领域?
  左力:对我来说.摄影是养家糊口的营生,所以基本上没有具体界定的创作领域.前些年,在媒体做新闻摄影时,拍了很多”纪实”类的照片.是不是真实摄影理解成一码事儿,这几年,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我参与了一些大型工程建设的记录拍摄,所以也可以说我现在的创作领域算是工程摄影吧。除此之外,我还经常拍摄一些纪录片什么的.遇到搞摄影的,我会跟他们说我是做电视行业的;遇到搞电视的我又会和他们说我是做摄影的,不管怎么说,游离在圈儿外的感觉蛮好的。
  记者:外出拍摄时,你一般使用摄影包还是摄影箱?
    左力:原先我使用摄影包,后来使用摄影箱,现在就什么都不用了。数字摄影还未成为主流时,我会觉得摄影包是一种职业水准的体现,现在不一样了,数字相机高度浓缩了传统相机的诸多功能.我拍摄的乐趣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抓取瞬间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上,这样,摄影包对我来讲就没有太多的用处了。外出摄影时,我更不喜欢背专业的摄影包.如果一定要背,那也是把它当做杂务包,装点儿小零碎什么的。
    另外,我从来不使用三脚架,因为对于以抓拍为主的我来说,三脚架比较多余,也许经过多年的拍摄锤炼.我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三脚架了。   
    记者:你现在主要使用什么器材?对于选择器材方面有什么经验之谈?
    左力:如果是外出“谋食”,我会带“很唬人”的家伙,比如佳能EOS 5D啦,玛米亚RB67啦,富士宽幅相机啦等等。如果是随意出行旅游摄影的话,我会尽量轻装简从,因为我不愿意让过多的创作状态剥夺了我的旅行乐趣,尤其是在路上,再遇到一些漂亮女孩儿什么的,我还可以多腾出点肩膀帮她们背背包什么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因为,相机对我而言,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拍美景,或者拍美人,或者什么都不拍,只要开心就好。
    记者:从你使用的器材看,你好像对佳能相机情有独钟啊。
    左力:应该这样说,我对佳能系列的相机情有独钟,倒不是因为它有多么高的专业水准,主要是因为我特别喜欢"Canon"这几个字母的组合关系:细腻。优雅.特别有人情味儿。当然了,佳能相机对色彩的解释能力也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尤其对我这类“好色(摄)之徒”而言还是很匹配的。说到这里,我想起1997年,我从上海去杭州,在火车上我用随身带的佳能AE-1型相机砸小核桃吃。结果被一位老人家狠狠教训了一通,他告诉我说:一个好战士,一定要爱护好手里的武器,如果你不尊重它,它将来也会怠慢你。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我用那架相机一直到今天也没拍出一幅像样的作品来。
    记者:  你的摄影包里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小附件,请介绍一下?在拍摄过程中有什么妙用?
    左力:说来有趣,我摄影包里最有意思的小附件也许就是安全套了!在拍摄时它可有些妙用呢。有时,我把它绷在镜头前.竟然能拍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富于特殊抽象意境的照片;另外,遇到下雨天,它还能为相机镜头当个雨披什么的.这些恐怕也算是很少有人发现吧。
    记者:在你所著的《咔嚓》一书中,我发现你很喜欢使用胶片,包括你那有趣的“焖熟胶片”的理论,请谈谈你对传统胶片摄影为什么情有独钟? [FS:PAGE]
    左力:《咔嚓》这本书选入的是我两年前拍摄的照片.那时的我十分固执,总认为西周的酒壶就比战国的觚要来得经典,总以为数字相机的像素和色彩永远无法超越胶片。在使用胶片时,我还发现,颗粒之于乳剂层就像是墨之于宣纸一样.如有一点渲染,便会产生奇特的“晕轮”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是在胶片感光后二至三天内体现的最为完美,所以我才会琢磨出一套“焖熟胶片”的说法。这种说法只是有趣,也许并不科学,不过我用这种方法拍出的照片倒确实是色彩浓艳,也曾经有很多影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实在给不出好的答复,只好以此搪塞过去了。
  记者,那你当时最喜欢使用或使用比较多的是哪种胶片,为什么?
    左力:至于胶片的型号,我最喜欢柯达E100VS反转片,我觉得它们就像是柯达公司专门为我量身订做的一样:“很色”、饱满、充满活力。
    记者:从拍摄题材看,你喜欢拍摄工人在劳作的现场的肖像,为什么?
    左力:因为我确实对室内灯光造型人像的技术了解太少,拍摄现场的工人肖像只是讲究对现场自然光的再利用。我特别喜欢从不同的色温光源中寻找一种色差,而这种色差常常会在工人的身上形成很有力量的层次。并且光源来路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刺激我在镜头里的探究欲望。现在在工地上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朴实、和善.面孔极有表现力,只要你能把你的这种感受直接告诉他们,并真切地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创作愿望,他们大都会积极地配合你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对他们说话一定要讲信用,拍完的照片最好能多晒几张送给他们.不费事的,但效果奇好,常常是拍完一个之后会有一群来找你,可以说,和他们熟悉了,除了裸体,他们几乎什么姿势都愿为你摆。
    记者:在你的不少作品中,对照片色彩的强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是学美术出身吗?
    左力:我不是学美术的,不过我很赞成德国的一个“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说法,他们是讲究视觉思维的,而且他们并不认为大脑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他们把视网膜的感知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我看来,色彩是视觉思维中很重要的元素,很多人喜欢把色彩看成是表现力量的一种手段,而对于我来说,色彩恰恰就是我的表现目的。
    记者:你书中提到的那架摔坏的佳能AE-1型照相机是你最钟爱的相机吗?请讲讲它的故事。
    左力:其实这架佳能AE-1型照相机不是我最钟爱的,但却是跟了我最长时间的。相机对于摄影师来说有点像是女人之于男人。因此,那架第一个与你为伴的相机也就显得尤其珍贵了。
    我的佳能AE-1是我第一个女朋友的妈妈资助给我的,那个年代敢玩相机的小子通常是会被看成败家子的,当年,她是因为爱自己的女儿才有了这样的宽容,我很感激她,现在相机虽然摔坏了.但我依然把它摆在我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它的造型至今看来依然很经典。
      数字摄影兴起后,对你有什么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这使我的摄影不再那么沉重了,也不再那么“装蒜”了。使用传  统摄影器材“吆五喝六”“煞有介事”的自我异化状态,常常会让我们许多摄影师找不到北,而数字摄影的娱乐性和便捷性至少让我们丢掉了一些包袱,它让我们的摄影活动更加娱乐化、个性化了。这倒符合了我个人从事摄影的初衷。
    记者:你怎么看待你的摄影包和摄影器材?是情人还是孩子,或其它?
   左力:我觉得如果泛指“摄影器材”似乎太笼統了,在我眼中.器材就是机身和镜头,机身是老婆镜头是情人,摄影包算是一张床吧。就我的习惯来讲,我老是把机身放在摄影包里,却把镜头丢的到处都是,哈哈(一笑)。[FS:PAG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5 01:04 , Processed in 0.0163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