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摄影师赵玉华:三十年天翻地覆方寸间

2008-1-4 09:16| 发布者:| 查看:609| 评论:0|来自: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11月8日电(记者秦亚洲)从手拿《毛主席语录》的一寸黑白结婚照,到戴着项链钻戒的巨幅婚纱照;从坐在戴着大红花的小拖拉机上的万元户,到坐在楼房小轿车前的全家福。农民摄影师赵玉华用不断升级换代的相机,在方寸之间忠实地定格了一个个折射中国农村30年来天翻地覆变化的精彩瞬间。 
    从1977年至今,河南省南阳市安皋镇的赵玉华一直在用相机记录着农村的变化。赵玉华翻着相册说:“咱们农村生活从贫穷到富裕,人们穿着从单一到丰富,我这里可都有照片为证啊。” 
    一张拍摄于1977年的黑白结婚照上,新郎身着绿军装,一本《毛主席语录》放在胸前,新娘梳着两个辫子、面带微笑。赵玉华说,“在农村,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照全身的结婚像,1984年开始有彩色照。” 
    几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结婚照上,新郎新娘站在照相馆内的山水风景画前,紧靠在一起,有的新郎还用手搂着新娘的腰。赵玉华说:“包产到户后,有些农民解决了温饱,手里有了余粮,小心翼翼地开始花钱了。照相在当时可还是件新鲜事儿,只有结婚、孩子百天、老人过寿时才照。” 
    如今,系列巨幅婚纱照和婚庆录像成了赵玉华的主要业务。赵玉华的摄影馆四周摆放着已经制作完毕的巨幅婚纱照。赵玉华说:“现在农村结婚几乎100%是系列婚纱套餐和婚庆录像,照片最大可以扩到32寸。家家户户都有钱了,结婚时都舍得花钱,金项链、金戒指很常见。连迎亲的车都开始要求用进口车了。” 
    在1991年拍摄的一张照片上,据说是安皋镇的第一个万元户坐在戴着大红花的小拖拉机上,手扶方向盘,笑得牙都露出来了。拖拉机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日行千里”,下联是“夜跑八百”,横批是“一路顺风”。近年来,在自家的楼房里、新买的小轿车前的全家福照片,表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生活的照片,在赵玉华的相册里已经屡见不鲜。 
    赵玉华指着几张拍摄于1997年、1998年的照片说:“上世纪90年代末,外出打工潮兴起了,这是他们回来过年时的照片。以前农村人都是粗布衣裳硬底鞋,你看这时候的穿戴,夹克、西装、大风衣,啥都有。手里有钱了,过年时放的鞭炮都不一样,耳朵都快震聋了,听着真带劲儿。” 
    30年的摄影生涯中,赵玉华的照相机更新了10多台,照相馆从土坯房改建为砖瓦房,后来铺设了地板砖,又配置了影视灯,还成立了婚纱摄影录像公司,现在正忙着装修成有罗马柱的欧洲风格。赵玉华说:“我是看着农村一步步富裕起来的,我用过的相机也是证明,百姓生活条件好了、要求就高了,我的照相机、照相馆也得赶上形势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7 22:44 , Processed in 0.0156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