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从宣传摄影到后摄影

2008-3-10 10:55| 发布者:| 查看:505| 评论:0|来自:人民摄影网

 顾铮

  尽管《来自中国的摄影:1934-2008》以1934年为开始,但我更愿意把1926年看作认识这70多年中国摄影发展的起点。1926年,一份名叫《良友》的大型画报在上海创刊。这个刊物的出现,可以视为现代性在中国近代视觉文化中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实现。这本结束于1946年(实际上结束于1941年,后于1946年复刊但只出版一期就停刊)的大型画报,给新闻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艺术摄影(artphotogra-phy)、介绍海外摄影等提供了许多版面。1936年,沙飞因在《良友》上发表悼念鲁迅逝世活动的新闻照片,而被他所在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勒令退学。这成为左翼青年沙飞投向共产主义的契机。由此可以看出,近代城市中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给了当时的年轻摄影家以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性。

  除了新闻报道摄影以外,通过摄影社团、展览与大众传播媒介,当时也有一些艺术摄影方面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是由一些业余摄影爱好者来承担。他们多为医生、大学教授与媒体工作者。不过他们的艺术趣味更多地停留在画意摄影(pictorialism)的范畴,主题大多局限于风景摄影与静物小品摄影。

  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整个1950与1960年代,中国摄影的生存发展主要限定在两方面。一个是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的新闻摄影———只能进行正面宣传,与宣传混为一谈。纪实摄影则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另一个则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艺术”摄影。奇怪的是,代表旧时代文人趣味的吟风弄月的摄影风格仍然能够以“艺术”摄影的名义延续下来。

  进入21世纪,随着数码技术对于摄影的深刻影响,后摄影时代的虚构热情被大大激发。一些摄影家尝试以虚构的手法创造自己的世界。有的是对于现实问题通过虚构施加艺术性的质问,如邢丹文等人的探索;有的倾向于以真实素材营造一个完全虚构的真实世界,如缪晓春最近的反映奥运热中的北京建设的大型摄影壁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01:32 , Processed in 0.06977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