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元凯:跟相机“较真”的人

2008-4-29 11:31| 发布者:| 查看:991| 评论:0|来自:蜂鸟网

钱元凯:跟相机“较真”的人 钱元凯先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仪器仪表学会会员,以擅长摄影器材测评而著称,因为熟悉各种摄影器材的特性而被人们称为“问不倒的钱元凯”。他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香港)新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分公司总工程师。
第一次见到钱元凯,是在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教室里。当时已经下课了,午后的斜阳透过玻璃窗撒在地面上,整个教学楼里显得空空荡荡。记者按照约定,来到308教室,一进门,看见许多学生正在围着一位头发斑白老师问问题,这位老师解答同学提问时非常耐心,甚至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口的记者。他总是微笑着从眼镜上面的缝隙里看着同学们,显得非常慈祥。他就是钱元凯。




钱元凯:跟相机“较真”的人 

钱元凯:跟相机“较真”的人
图为钱元凯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因为爱你 所以懂你
钱元凯早在1968年,就迷上了摄影器材,在他18岁时就自制了照相机、闪光灯、放大机、测光表等7件摄影器材以及多种相机测试仪器。1982年,他进入北京市照相机总厂研究所任主任设计师,主持多种相机的研制工作,其中“EF3”相机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全国照相机评比一等奖。1994年,他在北京飞索公司(新明公司前身)任总工程师,创造国内首套系列化的狭缝光栅立体图片制作系统,投入商业运营,并获5项专利。1994年他任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并先后任《大众摄影》、《摄影与摄像》、《电子影像》等杂志的编委。在1989—1996年间,他在《中国摄影报》负责过很长时间的“读者信箱”栏目的编辑工作,给读者回信将近30000封,所以对广大影友的需求十分了解。他1996年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客座教授;1989年与周祥文合著《照相机的原理与维修》;1996年著《摄影光学与照相机》。1989—1998年在《中国摄影报》及其他摄影刊物上发表有关照相机与照相技术的文章300余篇。

钱元凯不仅对传统摄影器材十分了解,而且对现代数码摄影器材也十分精通。从2001年开始,钱元凯发现数码影像具有太多优势,非常有发展前途,就在北京电影学院力推数码摄影课程,他为了给同学们更好地授课,潜心研究数码知识。他认为数码影像的许多优势是传统影像所不可比拟的,用钱元凯的话来说就是“数码摄影器材肯定能活得好好的。”两年过去了,他对数码摄影器材的掌握已经非常深入,他所做的数码摄影器材的测评也非常具有说服力。对于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说,这并非易事。钱元凯告诉记者,他虽然真正涉足数码摄影器材的研究还不到两年,但关注它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钱元凯作为一个老人,在业界已经颇有声望,为什么还要去潜心研究数码知识?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对这种新鲜事儿从来就感兴趣,人要是没有一点好奇心,那活着还有意思吗?!其实我在学习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有多辛苦,如果我觉得学得很辛苦就肯定学不好。我一不想拿它挣钱,二不想拿它吃饭,我觉得学起来就像玩一样,就是因为我对它感兴趣。”从他的话中,记者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痴迷”。



钱元凯:跟相机“较真”的人

图为钱元凯做客本网站,并浏览本网站近期推出的器材测评文章

“我的世界里没有品牌”
有人说对于摄影来说,器材并不重要,关键是镜头后边的那只眼睛,还有人说,摄影器材非常重要,以至于没有好器材,就没有好照片。对于这两句话,钱元凯还是比较同意第一句,他说:“有人以为拿着一万块钱的相机就能拍出一万块钱的照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并不反对影友购买那些高档的、昂贵的摄影器材,但是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对摄影器材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起码要知道摄影器材的特性,这样才能让摄影器材发挥出最大功用。我最不同意一个观点就是‘器材的好坏是和价格成正比的。’其实不同的器材的用途也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一个人像镜头,它的球差可能特别大,拍出人像照片可舒服了!但是要拿它拍风光就得扔了它,因为一个镜头的好坏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绝对不是价格就能说明问题的。有许多影友在购买摄影器材的时候有很大盲目性,认为越昂贵的摄影器材就越‘好’,他们购买的器材有的比国外的专业摄影师的摄影器材还要高档,却不知其最大的用途在哪里。致使高档器材发挥不出最大功用。这种唯武器论的观点大肆泛滥,让老百姓多花了不知多少冤枉钱!”

钱元凯除了对摄影器材感兴趣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爱好者,他曾一个人一天步行110里翻越雁荡山的主峰,拍摄照片。他告诉记者,他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一台宾得MZ-5相机,他说他最近要把那支比较贵的镜头卖掉,换一支比较便宜的镜头。记者惊问为什么,他说,是因为那只比较贵的镜头的特色他现在用不上,而那支比较便宜的镜头的特色正好适合他。
在采访时,钱元凯始终没有提到哪个品牌的镜头好,哪个品牌的镜头不好,却总是告诉记者哪种镜头更适合干什么用以及各种镜头的特性。钱元凯说,一个品牌的镜头有好有坏,绝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品牌这个概念——我不承认品牌。过分相信品牌就是一种迷信。
[FS:PAGE]

钱元凯的相机测评之道
钱元凯在长达数十年的器材测评生涯中,以其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得到了摄影器材爱好者的信任,甚至有影友把他的测评结果称为“钱元凯数据”。当记者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时候,他感到很诧异,随即告诉记者“千万别认为谁说的话就管用,一定要自己试一试。我知道自己有好多地方不清楚、不明白,所以我可不敢胡说八道。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我的测试结果能够稳定,但是做到这一点非常难——相机测试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更要维护数据的稳定。也就是说你的测试结果是要禁得起检验,禁得起推敲的,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

对于相机测评来说,怎样才算科学呢?如何对相机进行科学的测评呢?钱元凯说:“先定测试项目,再定测试方法,要与别人的测评保持良好的沟通,不能跟谁都‘说不上话’,而且要长期稳定自己的方法。不能今天一招明天一招。”

当记者问到钱元凯在摄影器材测评领域里的酸甜苦辣时,他说:“要说高兴,我这几年就没有真正高兴过,因为我从不认为自己成功了,我不明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犯错误的时候也太多了。比如,数码相机的芯片设计、数据计算,我还糊里糊涂呢!”

在采访的最后,钱元凯对记者说,学问真的是越做越深,越做越觉得自己学问浅,越做越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该学的实在太多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7 23:00 , Processed in 0.0200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