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感受 穿越之旅

2008-4-30 11:30| 发布者:| 查看:783| 评论:0|来自:世纪摄影

  中国大地,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青藏高原横空出世。这是当今世界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千山起伏、万水环绕,在茫茫的地壳隆起之中,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演义了一曲沧海变桑田的神话。

  在迷人雪域湛兰纯净的天空下,有着原始壮美的山川风光,清傲无语的神山圣湖,浓厚神秘的宗教信仰,自然淳朴的民族风情。这一切的一切所带有的勾人魂魄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千百年来,不畏艰险地闯入死亡之地。这是探险家、旅行家、摄影家心之所向,更是我神往已久的地方。于是,在夏季来临之际,购买越野车,备足各种摄影器材、胶片、装好行李,与友一道,踏上了寻访“世界屋脊”之路。

  这次自驾车从深圳去西藏,等于从海平面开到4-5千米以上的高原。这无疑走的是一条通往遥远天界的惊险之路,全程历时70多天,行驶13000多公里,一路跨省穿市,经粤、桂、湘、黔,入川藏,走山南,西行阿里。历经热浪炙烤、困乏饥饿、尘土沙粒的袭击,饱经山体滑坡、塌方、山洪暴发、泥石流冲击的威胁侵扰。时尔炎热无比,时尔暴雪突降的恶劣天气,险象环生,纵横八方的无路之路,不断考验着人的意志,磨练着人的品德,而健壮如耗牛的越野车在走完阿里之后,虽仍吼声如前,但已是漏水、漏油、漏电、爆胎、断钢板无一不经。迷路、误入洪水、陷入泥泞、翻越4--5千米高山,闯过生命禁区,露宿荒野之事如家常便饭一般。虽有恐惧惊险,却也逢凶化吉,使这次摄影之旅罩上了坚毅、刚强的光环。

    站在荒原,眺望天的尽头,你才能真正看到一个伟大而刚强的民族,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历经沧桑、繁衍生息、创造出特有的灿烂文化与深沉的历史。面对焕发着独有的豁达潇洒与俊健、意志如雄伟高山,心怀如坦荡莽野的藏民,你会刹时产生前所未有的感动,而那一片高原所唤起的心中大美感受,今生无法抹去。

  西行遥远天际的阿里,在神山圣湖之间,你会经常被大美的风光所震撼。那里的一切,如洪荒般古老、如外星般神密、如前生般熟稔、如来世般契阔、如今生般有约、身临其境,看山无崖、视水无竭、冬雷震天地、夏雨冰霜雪、天地合、万物聚,有大美而不言。

  一、穿越“死亡之线”

  从成都到拉萨的川藏线被称为“死亡之线”。此线进入西藏境内芒康后有两条路可去拉萨。其一,从邦达向北到昌都经那曲到拉萨,此称北线。其二,从邦达向南走八宿经林芝到拉萨,此称南线。我们此行走的是南线,此线山势险要江河汇聚,4000米以上大山有14座。从地形上看,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到这里被一线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隔断,群山聚合,大有天梯横断之势。发源于西藏雪域的三条大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也在此收拢,把横断山脉切割成多条深深的峡谷。行进在这段路上,经常遇到的是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我们到此正是雨季,路上多处可见被洪水冲跨的路段,要驾车从这里走过其难可想而知。我们在波密的105道班一带,就是因为道路塌方被困了4天,整段约30多米的山路,被冲跨,湍急的江水在山路间拉出一道深深的峡谷,被堵在路沟两对面的司机可以对话,但无法通过。行进在泥石流严重的地带,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它的力量我见过,大量的山石加着泥沙从山崖向江水冲去,所经过的地方、森林、公路全没了踪影。在已成形的泥石流上行走,一不小心掉入江里车毁人亡是常事。沿途多见有不少大卡车翻到水中后的惨状。虽然这里地势险要但川藏线上人迹依然。当你看到那居住在山川峡谷中的藏族村寨时,不得不敬佩这个民族适应恶劣环境的毅力。有人说能在这里活下来就很伟大,我们看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他们的生存创造了象这里山水一样撼人心魄的历史和现实。最让人佩服的是常年奔波在川藏线上运输货物的卡车司机,他们就象川藏颂曲中跳动的音符,不断地在这条死亡线上发出生命的壮歌。看他们无奈的徽笑中夹带着乐此不彼地感觉,着实让感动。

  惊心动魄的川藏线有太多的艰难,但它的风光是无限美丽的。美得让人遗忘了对道路的恐惧。在然乌湖,波密森林一带,雪山、松林、草场、湖泊、河流美不胜收,在这里,汽车几乎开不了多久,就要停下来拍照,真是一步一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难怪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瑞士”,真是名符其实。这里海拔虽然高,但受南亚暖湿气流影响,植物茂盛,层次分明,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此处相对应的是许多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很快,而林芝地区又是广东、福建两省的援藏地区,沿途可见到许多援藏项目工程在加紧建设之中。在美丽的八一镇,我们甚至还看到了广州街、香港街。深圳大道等大型街道工程已建好开通。这一带已被国家列入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开发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从这些大型的基础建设工程可以预见以后的发展势头。同行的朋友戏称要在这里投资房地产。[FS:PAGE]

  二、朝圣的脚步

    如果你去过西藏,就会被这里浓厚的宗教信仰所感染。在自然景观里,藏民族对山川,湖泊都视为神山,圣湖多加以崇拜。从人的生死轮回到生活起居,都与宗教信仰相联系,不可分离。宗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最美丽宏伟的建筑一定是寺庙,最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一定藏在寺庙。更深的是在这个民族的精神上表现的更为鲜明。以至有人称:西藏是最后一块西天净土。就象那房屋不变的山川一样,宗教在人们的心中永不磨灭。所到之处朝圣的脚步川流不息。在大昭寺八廓街我看到一群千里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他们来自遥远的青海,他们以五腑投地的磕头方式,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完从家乡到大昭寺的全程。我不太理解这些磕长头者的心态,也无法理解。但我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震憾。看着他们在烈日下晒黑的脸,那种神情,任你如何也想不出所以然来,但额头上磨出的老茧却在阳光下发亮。他们每俯身趴下一次,整个身体和双掌便和大地沉重的磨擦一次,在喧闹的八廓街发“刷”地一声响亮,让人看得惊心动魄,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在我驾车或在路上拍照的过程中,不论在城市或在苍茫的雪野,总能看到朝圣的人们,这已是雪域特殊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来自什么地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共同的目标。虽然他们大都衣衫褴褛,皮肤被高原紫外线晒成古铜色,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磨难,但在他们的眼里,你看不出任何抱怨和勉强的神情。由于路途遥远,有的人需要几年的时间从自己的家乡朝拜到圣地,有的人需要一生的时间才能完成,更有的人在朝圣的路上结束了生命,而朝圣的脚步仍在进行。他们世世代代就这样朝圣过来了。在藏人圣徒的心目中,并不是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而认为是灵魂转世的一个过程。他们重视轮回的灵魂,而轻视自身的肉体,他们把今生和来世的幸福都交给了心愿。宗教真是有这么大的力量,不然大昭寺门前的石板怎么会被磕等身长头的人磨出深深的槽印。不然那些朝圣的人历尽艰难之后,怎么会流出无比喜悦的泪水。这让我思绪万千了好久,眼前的所见,顿使我对自己西藏之行的得意失色不少。当然,我不是圣徒,但与他们比起来,驾车穿越西藏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举动。

  三、以心为敬

  人与人之间最为感动的是真情,常言说交友要交心就是这个道理。在西藏期间,与藏族人的接触中,没有交友已交心的藏族同胞我见不少。以诚故相待是藏民族的美德,那种真诚发自内心,看不出虚伪的微笑和以金钱为盈利为目的。

  最先打动我心,让我感动的是阿旺的琴声。那是一天傍晚,我们驾车路过措勤县打加措湖山脚下的一个藏族茶馆,在荒凉的无人区,碰上有茶馆可是一个投宿的好地方,这个茶馆在这条路上是唯一的一个,我差点错过了它,因为它远远看上去与山的颜色相差不大,倒象一块山下的大石块,再加上天色已暗,要不是一辆大东风车停在它门侧,说不定今晚又要夜荒野了。

  推开门,一股诱人的酥油茶香扑面而来,小小的茶屋内坐了有十几位比我们先到的藏人,想必是门前那辆大卡车下来的过路客。开茶馆的藏族人叫阿旺,约30岁,一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我们喝茶的时候,透过窗户发现外面已下起大雪。看着只有三、四张床的小屋,望着十几名藏族大汉,心想:今晚可能没地方睡觉了,早早做好了坐一夜到天明的准备。谁知,不一会儿,十几个大汉用完餐一个接一个的走出屋外。我忙问了阿旺,他们这么晚还要赶路?外面下着大雪?阿旺用半汉半藏的话说了好长时间我才明白,原来十几个大汉把床位让给我们几个后来者,自己都在外面打地铺,就睡在那下着鹅毛大雪的地里,我惊讶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我为刚才自己心里的小算计而内疚。我不知道该向谁说感谢,我甚至进屋来没有看清在坐人的脸,只用点头表示了问候。由于语言不通,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FS:PAGE]

  躺在床上,睡意全无。忙了一天的阿旺拿出自己心爱的六弦琴,边弹边用沙哑的嗓子唱着沧桑的民族曲,歌词是什么听不懂,但那琴声和歌声,就象从远古传来的声音,在阿旺的喉间、弦间低回,和谐地撞混为一体,随着炉火的青烟,伴着昏暗的汽灯亮光,紫雾扶摇而向屋外漫漫扩延,把虔诚的灵魂飘向苍茫的雪野,仿佛交融成天籁之音,悠悠飘摇于遥远的苍穹。听着这琴声,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想着那十个藏族人睡在大雪下面的样子,我的双眼模糊了。

  阿旺的琴声太感人了,让人联想的太远。一代一代的高原人,以及来而复往的生死轮回者,他们用毕生的精力都在咏唱象阿旺那样动人的生之曲,在荒原的万水千山中此起彼伏的回荡。

  多少次在艰难困苦中,在没有任何条件下得到了藏族同胞的援助。记得我们冒险从吉隆无人区驾车200公里来到萨嗄县雅鲁藏布江加加渡口时,汽车已没有油了,渡过江对面就是萨嗄县城,连日的大雪使江水暴涨,渡口已停止支行了。可是渡口的船工看到我们隔岸招手呼喊的人车时,仍然冒险把巨大的渡轮驶过来。水流太急,河面变宽,渡轮离岸还有一段距离,车要上船必须先入水再开上船,而从水里到船上之间的浮板约有60-70度的斜坡,这样上船真是太危险了。渡轮班长次仁得知我们的现状后,一再鼓励我们试一下。在船工的帮助下,我们搬下车上所有的东西,空车驶入江水中,冲上渡船,成功地飞跃了雅鲁藏布江。所有的船工都为我们高兴,班长次仁和船工们一直站在冰冷的江水中为我们指挥并把我们的行李一件一件的传递到船上。尽管如此,班长次仁只坚持收取渡船费十元钱,并说这是国家的规定,送你们安全过江是我们的责任。这情景实在感人,多么好的渡口船工。加加渡班,我终生难忘。

  在阿里无人区,我们为了赶路不小心把车陷入洪水暴涨的河里。全车进水,所有的东西都湿了,我们也象个落汤鸡一样,眼瞅着躺在水里的汽车发呆。眼看天幕已降,四野发暗,远天之下残阳如血。如果今晚我们从水里不能出来,非冻死在这荒野洪水中不可,就在这万般无奈的时候,开着大东风卡车装了满满一车货物的藏族司机达瓦和汉族何学师傅看到了我们,二话不说,把我们连人带车从水里拖了出来。好心的何学师傅主动把我们的车从出事点一直拖到道班处,并说今晚我们都住在这里,明天我们的车要是打不着火,他们就用大卡车帮我们拉着。一直帮我们修车到第二天,看着我们修好的汽车,他们才满意而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遇到这样的好司机,一切感谢的语言都显得苍白。虽然身在无人的荒漠,却倍感人间真情的伟大。生命且能够得到拯救,其精神自然而被崇高所感动。

  当你驾车行驶在西藏,你会看到许多藏族同胞向你传送友善的问候,当你踏入藏人的帐篷,他们会给你端上诱人芳香的酥油茶。不需要语言的勾通,不需要金钱代价,你会得到无偿的款待,你所看到的处处是人性善良的崇高,你所体验到的是金钱买不来的美德,看着这山川,这个民族,我有时在想,什么是荒凉,什么是人间真情,现代文明所抛弃的原始善美,在这里随处可拾,现代人所不屑一顾的真情,在这里随处可见。雪域蕴藏着多少人世真情,荒凉的峰巅为什么那么光芒,雪山的纯净和人们肩上洁白的哈达能给你说明这里的一切。

  四、亘古如默

  驾车进入阿里扎达沟已是午夜时间,那些土林空得让人吃惊,险得让人胆颤,夜路非常难走,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汽车是否走在路上,也不知前面所要到达的地方,这里根本没有路,只有一条所有要进入扎达的车辆必须经过的干涸的大河道。来之前,已有藏族朋友告知,前几天大雨洪水暴涨,道路已坏无法进去,有一大东风车被河道的洪水冲出十多公里,近日水才退去,再三告诉我们一定要顺着走过的车印前进。看前面的山路果然有车走过的印痕,这才放心进入。[FS:PAGE]

    车灯照处,巨大的土林群塑变幻莫测,这些千万年计的塑像似有灵魂的生命,不知经过了多少世纪的沧海巨变,把这些金黄色的土砂岩风吹雨雕成一群群巨像,又像成排的神殿,以似人造的城堡。在这万籁俱静的夜晚,当你穿过一个个迷宫时,恍若就向在林立的城市高楼之间穿行,有时又被这样的大时空产生置身另一星际的感觉。尽管如此,而全无恐惧之心,要不是汽车后来掉进水沟里,那一晚的心情会更美好。由于夜路视线不清加之沟里的路确难走,导致我们的车一头栽进水沟里,这一事故造成汽车左前轮钢板断裂了三条。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向沟里填大石块把车救出来时,汽车也不能再走夜路了,只好停车休息在这一片土林之中。这才感到土林沉默的令人生畏,黑暗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除了你自己的呼吸声,一切声音好象都不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是无法安睡的,任凭死一样的宁静,而心情却不能平静下来。

  这已不知是第几次露宿野外了,记得去改则的路上也是走夜路,大草原上没有任何参照物,顺着路,不停地向前,等到我们的汽车四轮陷入泥里,出不来时,下车一看,天啊,我们的车已开进一个大湖里去了,好在湖里的水不深,终于把车倒了出来,可是左开右开,就是离不开这个湖,一不在意,汽车又死了火,再也打不着了。索性呆在湖里等待天亮,直到第二天中千我们才被过路的大车从湖中拉了出来。上次是在湖边,风平浪静,这次可是在扎达沟的河道里,万一要是洪水涞了呢?不敢想,想起藏族朋友说的被洪水冲出十多公里的大卡车,真是有点害怕。

  如果说在土林沉默的巨像里,能体会到一种巨大的空间永恒,那么在古遗址前,你会感觉到一种颇具超然空间的历史感。古格王朝的遗址就存在于苍黄的群山之间。当你驾车爬上扎布让区的大土坡时,千年的时空一下子就带我们到那遥远的历史年代。面对依山而建的古格,一种亘古如默的心情油然而生。这就是昔日繁华富丽而神秘的古格王朝吗?这就是曾经绿意葱茏的家园吗?古格王朝永远沉默了。土林无语、象泉河无语、城堡无语、唯有远古的风吹打着遗址雄伟的宫殿,在向后人述说这个王国未来的一切。千年的古格留下一个迷,至今人们还是说不清楚,曾有十万之臣民的古格王国突然间消失了,只留下一片伟大的苍凉。

  踏上古格的石阶向上穿行在废弃的墙垣和洞窑之间,推开山顶红宫,白宫的大门,我们可以看到四壁众神簇拥着奇异的祭坛,一个世界的中心。观览古格的壁画、雕塑,让我看到千年前神圣信仰民族伟大的创造力。更使我感动的是古格的守护人扎西次仁,他现在是遗址唯一的守护者,他的前任普布已于一年前去世,几十年来一直与古格为家,古格因为有他而不灭,现在由扎西次仁来完成他的使命,不知道扎西次仁是怎样度过每一个寂寞的夜晚,从他那黑里透红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的孤独,他并不是古格的后代,但却向所有来访问古格的人们述说那遥远文明的历史,他守护着古格,守护着一个巨大的灵魂,他是古格的守护神。

  在古格繁星满天的夜晚,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会听到古塔上风铃的响声,透过那巨大的建筑,穿越岁月的尘埃,仿佛看见远古莽莽之森林,无际的田野,鸟语花香的世界。日月穿梭时空的变幻。往昔的英雄已烟消云散,千年的王朝只剩残墙断壁。但那精美的壁画艺术却使这亘古如默的古格留住了灵魂。任你千年万年,不灭的灵魂永存。扎达虽然荒漠,但不孤独,阿里荒漠无数,大多数缺少而不被世人所知,没有灵魂荒漠才是真正的荒漠。扎达拥有古格之魂,才使它从荒漠中向我们走来。

  五、雪域光芒

  西藏以其巍峨的雄姿几屹立于地球之巅,以其独有的山川地理,宗教文化闻名世界。除雄伟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外,古老绮丽而又神秘的藏族文化,更令人惊叹不已、心驰神往。[FS:PAGE]

  从拉萨河谷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到山南林地的雍布拉康,从古象雄文化遗地,到神秘的古格王国,以及充满神话般的“世界屋脊”阿里,均显示了西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是藏民族的智慧光芒,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我们踏上这块陌生而神奇的土地,沿着朝圣者的脚步足迹,走向那古老而遥远的年代,畅游了金碧辉煌的名刹古寺,欣赏那灿烂的历史文化艺术,饱览了那苍凉奇丽的山河风采。领略了一处处风格不同的雪域真情,遨游了一座座永恒的冰山雪峰。所到之处我经常频频按动相机狂拍不止。我们没有看到神,也没有看到仙,可我们看到像神一样生活在那一片高原的民族,看到了像天堂一般美丽的仙境。

  空旷的高原并不等于寂寞,这里澎湃着生活的激情,洋溢着流光溢彩的美。从寺庙彩色图案到人的服饰色彩,以及圣物、家什、装饰品,无不绚丽斑澜,色彩艳丽,造型独特,有拍不完的画面,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在这个艺术之园,我们用平凡的眼睛发现不平凡的美。

  精神灵魂在永恒的高原飘散,雪域光芒永远普照山川大地。这不是人类追求的精神世界吗?现代工业带来的文明,常使我们的精神有失落,混乱和失迷之感;失去的灵魂在现代文明高昂的喧闹声中低低地呻吟。当走在现代都市拔地而起的高楼群落中,放眼望去一座座人造的“高山峡谷”,不能不感到回归自然已成一个遥远的旧梦,闪亮的霓虹灯下,我们已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天界神圣的大地能使心灵得到净化,使灵魂得以升华,雪域的光芒照亮通向寻找原始自我的遥远之路。啊,西藏……

  儿时的梦想,已随朝圣的道路渐渐流逝而去,天真浪漫的遐想已默默地沉淀为历史。七十天的阳光并不能使你真正地阅读西藏,但七十个夜晚星空,却圆了我一生的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7 22:44 , Processed in 0.0182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