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上天下海”追寻摄影梦——记省劳模陈英杰(图)

2008-5-4 10:07| 发布者:| 查看:778| 评论:0|来自:泉州晚报

为拍晋江大桥建设场景,陈英杰多次爬上100多米高的主桥梁。

  他总是背着一个9公斤重的摄影包奔波在采访的路上;他的办公桌底下一直放着台风、暴风雨天气开展采访用的雨衣和雨鞋;他曾经在起风的日子里乘坐热气球航拍泉州,也曾在冰冷的冬日里深入水底拍摄斑斓的海洋世界……他,就是泉州晚报社摄影记者陈英杰,一个为摄影而生又为摄影而奔忙的新闻人。

  永远奔波在采访路上

  “累并快乐着”——这是陈英杰对自己摄影生涯的总结。累:为了追求最佳拍摄时机和拍摄角度,他经常要在现场守候两三个小时;开演唱会时,当大家都坐着欣赏美妙的旋律时,他却要紧张地奔前奔后抓拍每个瞬间;一到节日通常也是他最忙的时候,工作7年,每年的除夕夜,他都在采访途中度过。

  但摄影同时也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每天,看到自己拍摄的一张张图片,他会觉得自己这一天没白过;而每一年,他都会收获不少奖项,让他感悟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的道理。工作以来,他获得1次中国国际新闻摄影大赛优秀奖,8次福建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复评1银2铜,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大赛3金9银2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其中作品《求救》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金牌奖,为泉州第一次捧回了全国影展的最高奖。

  用相机和笔弘扬真善美

  作为一名记者,陈英杰极为珍惜手中的相机和笔,以强烈的新闻意识、精品意识和同样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民生,关注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

  2004年6月,在泉州打工的四川袁显合夫妇喜得三胞胎,可是孩子出生时,两人身上却仅有200多元。当时在本社《东南早报》工作的陈英杰与同事接到热线后,立即前往采访,呼吁爱心读者前来帮助。在筹到1万多元的读者爱心款后,他还主动与一家奶粉企业联系,让企业免费提供三位小孩一年达3万多元的奶粉,解决了袁显合夫妇的后顾之忧。后来,袁显合夫妇给三胞胎取名东南、早霞、东报。

  拍别人拍不到的好照片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人,除了要拍好照片外,还要拍摄别人拍不到的照片。”这是陈英杰一直坚守的信念。

  2005年,本社举行热气球航拍活动,陈英杰担任主要摄影任务。他先后飞行14次,飞越泉州8个县市区。热气球航拍看起来很风光,但多次挑战极限也带来了一次次惊险经历:从清源山天湖起飞,在群山中“盘旋”多次才艰难飞出;在茫茫海面上掠过,看不到人烟,让人感到既壮观又不免紧张;而掉落在安溪深山老林和晋江水面的遭遇,说起来不那么“光彩”,却令他终生难忘。

  2007年12月31日,为了给读者一份新年大礼,陈英杰酝酿“下海”拍照——到石狮黄金海岸拍摄水底“海洋世界”。为了这次拍摄,他还特意在晚报社游泳馆进行了半年的游泳和潜水锻炼,但真正下水时,10余度的气温让他动作紧张而僵硬,反应也变得迟钝,呼吸更是一直急促,根本拍不了照片。不过,稍微休息一会,他再次鼓足勇气潜入水底,最终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如今,陈英杰正与同事在泉州地区免费拍摄2008名读者的笑脸,准备在农运会开幕之时举行影展,将泉州人最灿烂最美好的笑容展现在农运会的八方宾朋面前。□本报记者张咏

  为了拍晋江大桥建设场景,陈英杰多次

  爬上100多米高的主桥梁。(黄太成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04:22 , Processed in 0.07080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