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手记:走进越南的经济危机中(1)(组图)

2008-6-30 10:17| 发布者:| 查看:500| 评论:0|来自:红网

    越南经济危机。的士司机将车停在胡志明市第一郡马路上,悠然的喝着冰咖啡。近日越南国内要求提高油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交通运输行业大呼压力越来越大。

      胡志明市邮政局大厅内的电话亭。

      在越南,摩托车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车辆在这座城市速度只有20码。

      摄影记者手记(6月28日)

      经济危机对这个国家到底带来了什么伤害?从抵达越南开始,我就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

      晚上,和两个当地朋友在第五郡晚饭,这儿灯红酒绿。女孩子们穿着低胸装,在路边不断的招手,招呼客人进来吃饭;男人们举杯畅饮,和女人打情骂俏。高楼上的霓虹灯闪烁,马路上摩托车的轰鸣声,路边摊人的吵闹声,一片繁华景象。你很难把经济危机和眼前看到的这个具有活力的城市联系起来。

      在当地投资的中国朋友眼里,越南人既有东南亚人的懒散生活方式,又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一个越南工人的工资水平相当于850块人民币一个月,这在越南工人中已经算的上是高工资了。但胡志明市的消费水平却相当高,一个好点的饭局要花费相当于200多人民币消费,这已经占了他们工资的四分之一,但并不能阻止人们的歌舞升平。

      一位厂长告诉我,“他们没有存钱的观念,一发钱就要把钱花掉。”以至于发工资不能一起发,只能分组发。如果今天大家一起发工资的话,明天就没有一个人回来上班,他们都拿着钱出去潇洒了。

      对于工作他们则是从来也不加班。加班工资再高也没有诱惑力。越南人总是会说,约了人喝咖啡的时间不能耽误。越南人很爱玩。无论什么时候,有多大的压力,该喝咖啡还是喝咖啡,该玩乐还是玩乐,该睡觉还是睡觉。他们绝对不会把这些时间让给工作。在物价上涨26%的时候,他们依然能欣然的接受了。少吃一点不会有问题,但没有娱乐万万不行。

      大街小巷的摩托车是越南街道的最大特色。成千上万辆摩托车汇集,在窄窄的马路上,汽车、摩托车混杂在一起。会车的时候,车和车几乎是挨着过去的,真是十分佩服当地的司机,在如此路面情况下开车游刃有余。

      文/图 记者张必闻

 

      在酒店边上的加油站里,一位妇女和躺在摩托车上看报纸的男士聊了起来。米价、油价上涨是越南普通民众半年来聊得最多的话题。

      越南盛产水果,水果市场琳琅满目的热带水果任人挑选。但是除了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和少量轻工业产品能够出口外,越南没有什么能够出口创汇。越南的贸易逆差巨大,最新的官方预测说,可能两倍于预期。

    越南胡志明市国家邮政局大堂。这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开放,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他们最崇拜的是日本人和美国人。

    胡志明市邮政局大厅内,一名法国游客在写明信片寄给朋友。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对越南人的生活影响很深。

    越南胡志明市第一郡街头,头戴斗笠贩卖各种小商品的商贩比比皆是。小贩正向我推销她的钱包,告诉我这个钱包5万盾。第一郡的房价最高时飙升到350两黄金一平方米,但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旅游市场内,老板娘就在门店吃午饭,他们的午饭只有几片鱼酱豆腐干和几片生吃的青菜,主食是米饭。但大米最近疯狂上涨,半个月前曾在一夜之间从1.5万盾涨到2.2万盾。

    越南街头巨大的洗衣粉广告前,一位当地居民正在小憩。食品涨价似乎有往日常生活用品蔓延的趋势,即使是洗衣粉,每一大包也大约涨了两三千越南盾(约人民币1元)。[FS:PAGE]

    胡志明市一座国际大酒店,一位当地白领匆匆出门。这里是胡志明写字楼售价和租金最高的地方之一,据说写字楼租金比日本东京还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6 10:22 , Processed in 0.01759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