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谨防“真实的虚假”

2008-8-25 11:24| 发布者:| 查看:575| 评论:0

    时下,在民俗摄影、纪实摄影等类摄影创作中盛行着一种“真实的虚假”作品。说它真实,是因为这些作品确实是摄影作者们实地现场拍摄的;说他虚假,是因为这些场景是被“导演”或“表演”出来的。
    笔者曾亲眼目睹过这类“创作场景”:在某旅游景点,几位摄影作者指挥者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们(这些服饰多是演出服,人员多是模特儿),表演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几位甚至几十位摄影作者的“长枪短炮”唏哩咔嚓一阵狂拍,于是“民俗摄影作品”诞生了。类似这样的“表演民俗”、“导演民俗”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专家们认为,民俗摄影的原意是希望摄影家能像人类学家一样,为现代生活提供一种可以追溯以往的真实资料,这种缺少原生态民俗生活气息和生命力的“表演民俗”、“导演民俗”不具备这种价值。在一些重大的摄影展览和比赛中,这种倾向表现得也越发明显。一些影展影赛为保证民俗摄影的真实性,旗帜鲜明地打出了拒收数字化处理作品,拒收合成、拼贴、暗房处理作品的旗号,但是对这种“真实的虚假”作品却防不胜防,有的甚至还居然能获奖。一些带有商业目的的组织者们也在为制造“表演民俗”、“导演民俗”整日动着脑筋。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不能反对为发展旅游事业而开展的民俗表演,但是我们不应提倡民俗摄影创作中的“表演民俗”、“导演民俗”。我们应该提倡摄影家的吃苦精神,号召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沉下身子深入到生活中去,真实记录原生态的民俗生活,为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向一些单位和组织发出呼吁,请给摄影作者以正确的创作导向,切勿引导摄影作者浪费财力、物力和精力,在导演和表演中自欺欺人地“创作”这种“真实的虚假”的“民俗作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17:39 , Processed in 0.07156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