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陈仲元老师的一封公开信

陈老师: 您好! 我对《大众摄影》第十期上发表的一张经过PS处理的“鹭歌鹤舞”艺术作品提出异议,您再给我的电话中解释说:摄影艺术作品适当地进行PS处理,是作者利用现代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 对作品后期的一次艺术美的再创作。我认同您的说法。我在Eail中提到是虚假照片,语言偏激,言重了,我向您及作者说一声:道歉。 我经过学习和思考,谈谈自己对摄影艺术作品中PS处理有几点看法,请陈老师指正。 (一) 艺术作品PS处理,是一次艺术美的再创作。 在视图时代,人们总是希望看到更多更美的摄影艺术作品,来满足欣赏美的需求,如今进行摄影创作的人越来越多,摄影艺术作品层出不断。但在很多摄影大赛中都明确规定,谢绝改变原始图像的作品参展,认为摄影艺术作品不许进行PS处理,这是一种误导。除了新闻和纪实作品要求完全真实外,任何摄影作品都可以进行恰当的PS处理,因为PS是摄影作品后期的一次再创作,也是一次对艺术美的再延伸。 所谓的PS,就是暗房技术、技巧。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Photoshop代替了当年暗房复杂的手工操作的程序。如今PS处理虽然简单化了,但PS处理的好坏,同样需要良好的技术和灵活的技巧。需要灵感,需要艰苦的劳作,PS处理的技巧,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审美的能力和艺术水平的高低,一个没有文化根底的人就是有再好的图片处理软件,也不可能创作出艺术水准高的作品来。一个摄影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构思到表现,从表现到再创作,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的,PS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二) PS处理的原则 摄影艺术作品可以进行恰当的PS处理,关键在“恰当”二字上,如何做到“恰当好处”呢,这就是PS处理的原则。 首先,PS处理的摄影作品不能脱离实际和生活现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从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发现美的画面,我们提倡摄影作品在前期拍照过程中尽量拍的完美,尽量做到后期减少PS的处理。不足的地方进行恰当的处理,无可非议的,这是摄影者创作佳品的一个过程。PS处理是手段,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工具。如果,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你非要用PS造出来,把羊头安在狗身上,这样的作品绝对不受欢迎的。 第二,PS处理要依照客观规律进行。陈老师在电话里提到了郎静山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利用暗房技巧后期制作的,他把中国绘画理论和东方艺术结合起来,他的代表作“松鹤延年”,把古松和仙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和人们的视觉习惯,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的摄影者不按客观规律PS处理,改头换面、掐头去尾,移花接木、弄巧成拙,出了不少笑话。我看到这样一幅作品,一棵椰子树上蹲着二只金丝猴,看上去很漂亮,懂得常识的人都知道,椰子树生长在海南,金丝猴活动在陕西和四川交界地区,这样PS的作品缺少科学常理,是永远站不住脚的。还有的作品光线方向不一致,物体比例相差悬殊,色彩过度不协调,等等,都脱离了客观规律和科学常识。总之,PS 处理是有原则的,我们应当遵守这个原则。 (三) 充分利用PS处理的手段 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先进图片处理手段,给摄影艺术创作带来了方便,作为一个摄影者都要学会PS处理,使自己的作品创作的更完美化。PS处理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处理的十分完美是不容易的事情,需要认真的构思,耐心的琢磨,反复的调试,精心的操作。一张好的PS照片,耐人寻味,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我还是认为杨晓宁先生的“鹭歌鹤舞”的第一张作品,一眼让人能看出破绽,是一张PS不成功的作品。 [FS:PAGE] 摄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需要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研讨,比如:X光摄影、天文摄影算不算摄影艺术的门下?人体摄影的艺术标准?90年我到过日本,看到很多人体艺术作品,没有一张外露阴毛的作品,在日本规定外露阴毛的作品视为黄色作品。看看我们的人体作品网页,啥样的都有,有的看了使人恶心,就是因为我国人体艺术摄影没有一个完美的标准。等等诸问题,亟待我们分析和研讨,才能使摄影艺术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提高我国的摄影艺术水平。 陈老师,我在您面前畅谈欲言,有失自己的身份,但是,我是咋想的就咋说,发表在我的博客里,老师,您不介意吧。
祝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安康! 您的学生:黎为民 2008年10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