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生死门户——一幅不忍卒读的照片

2008-11-12 10:55| 发布者:| 查看:667| 评论:0

 每当我看这幅照片的时候,总要一次次地把目光从照片上移开,我无法长时间地注视这样一个残忍的画面而无动于衷。
    这是一幅描写杀戮的新闻照片:两个黑人士兵正贴身“零距离”地枪杀一名同肤色的男人。它的文字说明如此简短:“九十月份发生叛乱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叛军处死一名有掠夺嫌疑的人。”这句一字不能删的文字,语气就像“九十点钟微风拂熙的海滩,约翰正和他的女朋友一起散步”一样冷静和平常。是的,对于这个从未停息过战乱和流血的世界来说,这样的杀人画面因每天重现而变得平常,只是因为法新社记者Georges Gobet冷酷而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瞬间,只是因为这张照片获得了今年第4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突发新闻组照一等奖”而在这世上广为流传。对于摄影界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瞬间;而对于世人来说,这是一个悲哀的瞬间。
    我想,面对这样一幅照片,哪怕你的眼光只是心不在焉地轻轻扫过,就会在瞬间被画面中被处决者的眼神所击中。这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呵!在生命即将被强行剥夺前的刹那间,眼中的惊恐、绝望,以及看到拍摄者(旁观者)后的鸣屈和求救,一个生命在即将消逝前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瞬间从这眼神中喷射而出,打向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这样一个如电如炬的眼神,我们苍茫的双眼又怎能承受?
    人总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一个人的心智和灵魂,在生与死的瞬间,达到一个爆炸一样的临界点,眼睛成了生与死的门户。我们通过这个门户,使我们的心灵体验,瞬间停留在了生与死的关口,这对我们敏感而脆弱的心来说,当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煎熬与考验!
    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让我动容的眼神。我习惯了熟视无睹的眼睛,根本无法与之对视!
    我凝视着这个画面,我会忘了这是一幅照片,我似乎听到了紧接下来的一声枪响……而我,与那个摄影记者一样,只是一个什么也不能做、无法做的旁观者。面对这样一个冰冷地杀戮画面,我深深地为人类感到悲哀。
    我凝视着这个画面,我会忘了摄影还是一门艺术。我不会把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与装点和美化这个世界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在我眼里,拍摄者是社会历史的见证人和记录者。在那个遥远的战乱之地,拍摄者只是一个有意路过的“旁观者”,面对惊现在眼前的这样一个屠杀场面,他惟一能做的,只是在屠杀者的身后悄悄地举起相机……也许就在枪声响起前的刹那间,他的相机快门在几百分之一秒间响了起来(这使我想起西方战地摄影记者最为推崇、最为自豪的一句话:几乎在枪声响起的同时,我的快门也响了)。他的镜头用最朴素、最简洁的画面语言,最直接、最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人间最惨烈、最悲哀的瞬间。相机的瞬间定格,因为捕捉到了被屠杀者临死前射向镜头、也是射向照片读者的灼人眼神,捕捉到生与死刹那间的对接与交流,使摄影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了“瞬间形象”的纪实功能。这样一个直接、真实、强烈的瞬间精华,最大限度地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撞击与震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04:14 , Processed in 0.07021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