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中的真实,我认为是如何认可的问题,在这里所进行的分析是通过真景和真实加以区别来进行的,这样,我们可以在对比中进一步深化对真实的认识,了解真实的本像。 关于真景 很简单,真景就是在人的主观之外存在着的客观,并通过摄影的技术方式保留下来的影像。这只是一般性的认可,它的首要的因素是按客观原样拍摄,不能通过主观的“创作”去改变客观的本像。但是,通过摄影术本身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真景与现实还是产生了距离。真景是通过人的眼睛和照相机界定的客观。人的眼睛能够识别的光谱是十分有限的,如果用科学仪器来识别光谱,就会与人的观察产生很大的区别和差异,此时真景也不那么真了。因此,我们所认可的真景只能在我们的识别力之内,也就是说不能超越人和照相机本身来界定真景的概念。所谓真景,就是在我们之外,通过我们的视觉发现,并运用摄影的方式确定下来的可视景物。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真景对于明天来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加用滤光镜与不加滤光镜所产生的真景是不同的;彩色照片与黑白照片再现的同一真景也是不同的;不同感光度,不同冲洗方法,所最后产生的同一景物的照片也有明显的区别。所谓真景就是这样的状况,但是我们必须确立关于真景的概念,这对于与真实的概念相区别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关于真实真实是在真景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主观的认可和选择的“真景”。传统的哲学观点认为:真实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现实。科学的真实是按照客观存在的现实。科学的真实是按照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运动的规则性。而摄影这种运用了科学技术又体现着艺术追求的创作活动,它的真实就不能生硬地套用哲学和科学关于真实的界定了。摄影的真实性,起码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由它的审美追求来决定,这种首先记录了真景的审美动机,是作者内心渴望的反映,它不只是对外界景物的选择,也是作者本身思维能力和选择的能力的反映,因而具有主体的真实把握。其二、是作者情感注入的过程。任何只摄景而不入情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们拍摄的是外界景物,而为什么拍摄这个外界景物,决不是只为拍摄而拍摄,主观参与无论多少都无法完全避免,因而个体的情感成份的牵入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其实,不仅仅是外景的,也包括着内心的,不仅仅是群体的共性语言的表态,也是个体的独特体验的共性语言的表述,也是个体的独特体验的流露,这就是所谓的,我们一直争论着的真实。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23:00 , Processed in 0.07164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