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码摄影相机在新闻摄影中的广泛应用,近一个时期各种造假、拼接的数码新闻摄影作品不断充斥于报纸版面,为一些职业操守沦陷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开启了方便之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A、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 B、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 C、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 D、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 E、作品《南京泼下特大暴雨》等等 这些已获“华赛”或中国新闻摄影评比奖的作品,均被涉嫌电脑造假而成。其中,《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拍摄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虚假合成照片,成为被业界封杀的第一人。“刘羚羊”被报社解聘,害得报社主管领导也被迫辞职。以上所列造假并不是个案,在中国新闻界,尤其是在数码相机运用以后,已连续发生了多起。只是有的被发现了,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假新闻照片,实际上,假照片一直是传媒界和新闻纪实摄影圈挥之不去的阴影。以前我们讨论最多的是摆拍,现在较为担心的是数码摄影技术的应用,但是,把假照片的产生归罪于技术手段肯定有偏见,造假者不是技术而是操纵摄影技术的人,摄影作品的真伪,反映了从业者的道德品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盛希贵指出,进入21世纪,新闻照片造假的案例可谓层出不穷,他认为:“滥用数字技术,追求影像的完美,用于骗取名利,是假新闻照片的共性,而造成新闻照片造假泛滥的主要原因是,造假者急功近利,评奖标准有误区”。他的解释是:由于电脑技术发展很快,使得新闻照片造假越来越简单,另外,新闻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是一种残缺美,以突出信息为主,而在评选过程中,部分评委过于追求画面的完美,相对忽视了新闻照片的基本要求是真实,这种评选中的误区是造成新闻照片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也指出,媒体不自律,追惩不严厉,是造成假新闻照片泛滥的根本原因。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比中,又出现了造假行为,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资格,消息传出,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新闻照片造假的讨论,在电脑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重树对新闻照片真实性的信心。 近期,涉嫌造假的新闻照片接踵而来,此前的华南虎照片真假久拖未决,随即又爆出一系列照片涉假丑闻。面对这些有悖新闻真实性的新闻照片,眼下中国新闻界尚无办法,即无法律保障,又无规章制度,对制假合成新闻照片的认定,仅停留在经验判断上。一些大多不很熟悉电脑技术的专家评委识别能力有局限。其实好多假照片之所以屡次得手,与这些评委识别能力不高也是有关系的。广大读者一则痛恨这些受名利驱动的电脑高手摄影作者,二则对这些只追求画面完美,而降低真实性要求的评选有意见。 不满新闻摄影造假,也涌现出了好多仁人志士,广大读者是真正的英雄。其中互联网帮了大忙。中国新闻学会副会长蒋铎在2005年首届华赛评比中,针对某些造假照片,愤恨不已,提出抗议“已经变了,肮脏的学会”,并宣布退出学会。 国外的数码摄影技术运用在传媒上早于我国,他们在防止造假合成假新闻照片上,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仅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在新闻图片处理上出台了15条规定,我们完全可以借监,在此节选其中几条: ⒈所有原始数码图像都必须由数码相机直接下载到图片库,以备所需编辑回顾,所有用于编辑目的的打印输出都必须来自数码相机的原始文件。 ⒉纪实照片的完整性具有最高优先权,纪实照片边框内的所有内容都不能改变,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做任何增减。 ⒊摄影记者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设置,重现导演,或者采取他人行为干扰新闻事实。 ⒋数字图像改造技术的使用,必须明显显示出其虚构性,如果必须使用图片说明才能让读者明白此图经过了数字技术的处理,那么这张图片不能被采用。 将数码新闻照片控制在“原始文件”阶段看来是防止造假合成的必要手段。 数码相机的强大优势,已成为摄影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数码摄影电子暗房从PHOTOSHOP为代表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运用,可以随意对数码影像进行各种加工、合成等,因此,对于新闻摄影来讲,就有人提出它的真实性问题,我想真实性的问题不应怪罪到数码摄影中去。新闻摄影强调了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问题,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新闻规律、社会公德原则、法律法规,用真实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如果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坚持了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规范,那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也不会因数码摄影的产生而遭到怀疑,摄影者的道德品质也会因数码摄影的到来得到不断的提升。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22:16 , Processed in 0.06902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