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尝试人体摄影的突围

2009-3-24 12:37| 发布者:| 查看:690| 评论:0|原作者:林路

 

     大漠胡杨,加上人体造型,在中国的人体摄影实践中并不少见,然而始终无法脱离的一个怪圈:都是俊男倩女加上一袭红绸之类,借助大漠的金黄色光辉,营造一出具有浪漫色彩的喜剧——美则美矣,却似乎在生命体验的深处,让人感到怅然若失。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样的经营布局,无论多么优秀的人体在历经沧桑的大漠胡杨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因此不可避免地退居画面的弱处,成为自然的一种陪衬,失去了人体摄影的真实内涵所在。
     钟维兴和他的朋友们开始“突围”了。他们的“谋略”就是放弃了专业的模特儿,选择了毫无拍摄经验的民工。首先,民工的身材不如专业的模特儿,更具有一种底层的质朴本色,和大漠胡杨有着某种视觉上的暗合。第二,民工没有受过专业的造型训练,举手投足之间没有华丽的形体语言,因此不需要指导他们如何摆脱那些专业模特儿才有的习惯的姿态。于是,这样一种不加润饰的底色已经形成,大漠胡杨下的人体,才可能有另外一番叙说的语境。
     然而我深深懂得,这样的一种尝试远比唯美主义的实践来得艰难。尤其是要想摆脱多少年以来形成的习惯思维的束缚,从沙龙式的画意人体摄影局限中杀出一条生路,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超人的智慧和不断升华的灵性。当我们面对大漠中伴随着胡杨和历史的遗迹“同生共死”的人类造影一点点逼近生命的极限体验之时,我可以这样说,画面整体的厚重感和力量感已经出现,《失落园》所带来的冲击和价值,也就不言而喻。尤其是从历史发展学的目光打量这些作品,你可以看到其中的奥秘——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和世间万物之间的关联与延伸,将大漠胡杨和裸体的人物以尽可能原生态的方式并置,其实就是试图找到敢于面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话语权,从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视点揭示人类生存的现状与困境。
     当然,我不是说钟维兴他们的尝试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正如我在前面所说,这样的一种尝试远比唯美主义的实践来得艰难。作家李锐曾经这样说过:“因为任何一个艺术都应该从刻骨铭心的体验和处境出发的,在这样一个具体的处境下,升华出的艺术和形而上才是有力量、有生命的东西。我从来不相信断绝了人间烟火气的高雅的形而上。”没有和钟维兴他们直接对话,但是从画面的感受和画册的文字中,我可以说,他们至少和这样的“刻骨铭心”距离不远。
     也许,在肉体和灵魂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人体,又如何从人体中(包括借助人体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挖掘出精神的力量。人体不仅仅是一个唯美的空间,更是一个神秘的剧场,为所有的创造提供了一个舞台——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甚至是感觉的——从内部一直到外部的世界。
     我期待着《失落园》的延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4 22:28 , Processed in 0.07114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