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西塘:薄雾轻纱 我的江南雨季

2009-4-16 09:42| 发布者:| 查看:455| 评论:0

 

    喜欢清晨的古镇。于是天刚亮的时候就起来了。

  窗外,漫起一层薄雾。    

  宅弄是西塘的特色,曲径通幽,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西塘古老旧居宅深弄长,有的有三、五进,有的有六、七进,住着二三十户人家,都在宅弄里进出。

    这会想去看看有名的石皮弄。

  古镇在明代以前有不少大户,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最有特色的就是石皮弄。石皮弄的全长只有68米,100多块石板,宽度仅一米,只能容一人走过。两边都是高墙,所以还有“一线天”之称。

  弄子就在所住的西街里,如想象里的逼仄。

  斑驳的墙壁,散发着时光的味道。还要延续,没有完结。许多结果都是沉默的,沉默如青色的石板。

  看不到雨。

  江南也是属于雨的。

  绵绵的雨雾里,该有一个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从悠长的古巷寂寥走出。哀怨又彷徨。

    我走到西园。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摄影留念,题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西园也因此有了些许名气。想着南浔的庄园更为大气,里面不过也就是假山、亭池,此行也就不想进去了。

  环秀桥上很多长枪马炮。

  我们等着阳光的初现。

  桥上看西塘,像水墨画铺陈。家家户户栖水而住,空气中充溢水草浮游的清淡腥味。关于这条河的声响和船只的鼎沸,此时都还将醒未醒。

  无论生活底处有多少阴影的层面,多少命运流离,这里依旧有种厚实的世俗印记,热腾腾的馄饨上照样浮着绿色的葱花,霉干菜也照样在水边受着密集的阳光。

  阳光升起的时候,长廊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夹着画板出现。其实,昨天下午就看见他们了。

  他们成为古镇最生动的背景。

  当年 j 在宏村写生的时候,大概也和他们一样的年纪吧,宏村和西递一直是他最值得记忆的地方。绿树白花的篱前,是我们永不能再来的年华。

    我坐在他们身后看他们作画。

  J 说在宏村作画的时候,一个老农也来看他的画,说,你画的比较象,他们画的都看不出来。让他暴汗。

  他在徽州的经历,无比闹腾,也无比搞笑,当年那群人都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了,小节都不拘。我建议他写一则“醉话写生”,一定好看得紧。

  只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开始变老了?怎么就变老了呢?J 的问话让我无法回答。

  坐在永宁桥栏杆上看人看水看风景。西塘也很老了,但依然很生活。

  昨天碰到的四个老人走了上来,他们10点火车去苏州。便和他们挥了挥手。

  我们一共碰到了三次,也许把这一生要见面的次数一次性都完成了,所以,以后不会再见了吧?

  点了几样小吃当早餐,回到住处,开始打点行装。

  给 j 发了短信说准备离开了。

  走出去,到了新街的路口,就看到了去嘉兴的车。K152,去嘉兴是四十分钟一班。回头问了下车上的售票员,嘉兴去南浔多远。

  压根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些问话,我在车上捡到一个人,然后这个家伙居然也跟着我去了南浔,还一起回了杭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6-27 13:55 , Processed in 0.07921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