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利策新闻奖五天前揭晓,很多人早就猜测,摄影大奖十有八九是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果然,《纽约时报》的记者达蒙·温特凭一组拍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选举期间的照片获得特写摄影奖。奥巴马又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敢问这半年时间全球最红的人是谁?奥巴马!翻开报纸杂志,打开电视,人们能看到奥巴马或者与他有关的人物的概率比谁都高。这种态势在他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后更有增无减。在奥巴马入住白宫之前,狗仔队在夏威夷拍到了他赤裸上身的度假照片,这些性感照让他的亲民形象立马加分不少。 随后,纽约时报周末画报也大有动作,他们给奥巴马的幕僚们逐个拍摄肖像。没多久,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出现在时尚杂志VOUGE的封面上。这些照片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无一不给予奥巴马及他的周遭以“光辉形象”。再回头看一下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这组照片,几乎就是一组奥巴马的个人写真集,正面、侧面、背面、逆光……每张都很漂亮。不禁有人提出疑问,这是不是一种视觉策略? 这样的疑问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早在美国大选期间,就有网友质疑过《时代》周刊记者为奥巴马拍摄的一张照片。这张著名的照片中奥巴马正在阅读文件,把双脚搭上桌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皮鞋被磨出两个洞。看到这张照片,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惊奇的,除了能体会到奥巴马为选举日夜奔忙的情形外,人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大人物”竟会如此节俭,鞋子烂了也不换一双。而有些人则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这张照片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要为其政治形象加分,是一种“政治视觉策略”。 其实政治视觉策略并不稀奇,美国白宫历来都有雇佣摄影师专门为总统拍摄各种照片,还有庞大的公关队伍为总统形象出谋划策。现在人们质疑得更多的,是为领导者拍摄和刊登照片的媒体们。大多数媒体虽说不受政府指使,但总会在一些时刻自觉不自觉地“为上者讳”。早在2007年,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赘肉门”事件就被民众强烈唾弃,为其去掉那块肉的《巴黎竞赛画报》的拍马屁技巧从此成为法国大众茶余饭后的笑柄。人们对媒体在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日益警觉。 从另一层面来说,领导者从以前深居简出,刻意保持神秘感,营造其权威和主宰形象,到现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领导者都频频出镜,显示亲民平和的形象,倒也不能不说是公民社会的一种进步。 B06b 摘自《南方都市报》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5 18:51 , Processed in 0.15432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