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公司化的年鉴产品

2009-5-5 11:29| 发布者:| 查看:420| 评论:0

    到现在为止,我见到不少所谓“2008年视觉年鉴”之类的出版物,能肩负起“翔实,公允,有个性”的几乎没有,“有一定的权威性”的似乎更不存在了。

    某次摄影评选中,深圳特区报记者齐洁爽和CFP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在讨论摄影。说到CFP的2008年度佳作集,齐评价不错,柴介绍说,在798开画廊的那日松说这书能卖,我就马上向柴继军讨要。回西安后上班第一天,就收到了这本小而厚的砖头书,翻了翻挺喜欢。
    该书有俩优点。一是印刷质量较好,二是因为图片来源广泛,而有一定的权威性。
    对于以视觉信息为主的年鉴类画册来说,印刷质量很重要。这如同以文字信息为主的出版物,文本质量很重要一样,这点很好理解。可是说《CFP2008》因为图片来源广泛,而很有权威性是什么意思呢?因为CFP是一个经营多年的图片库,市场一直做得不错,签约摄影师队伍一直在壮大,而且质量稳定。此外,CFP的图片编辑(包括图片选择、标准化改造、规范输出)理念也是最现代的,与世界上的大图片社几无二致。所以,称《CFP2008》为一部中国的图片编年志,应该不算过分,因为它翔实,公允,有个性。
    到现在为止,我见到不少所谓“2008年视觉年鉴”之类的出版物,能肩负起“翔实,公允,有个性”的几乎没有,“有一定的权威性”的似乎更不存在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出品编辑、出版机构都受自身站位、眼界、影响的范围以及顾及自身利益的限制,而没有大的突破。这已经是我好几年的感觉了,并没有因为中国2008的大事迭出而有丝毫改变。《CFP2008》作为当下视觉中国的公司化“产品”,当然不可能不顾及“自身利益的限制”,但是它多少有一些“破茧”之功,不像其他很多出品者那样自说自话。
    我对它的批评也有两点。一是对于每幅作品不直接标注作者姓名,而是在最后的索引页中出现作者姓名的做法,我不认同,而且觉得有些图片公司行业的“小家子气”。另一个就是个别作者的图片选用过多,却没有特别硬的必须多的道理。年鉴类的东西其实是公器,应该不偏颇不倚重。这样突出个别摄影师其实就是偏倚,就是对更多摄影师入选的伤害,我不赞成。
    其实,一个系列化的出版物要形成气候,要依赖年复一年的重复。而对于中国的公司化出品,这种重复最难。所以希望它能坚持下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5 19:54 , Processed in 0.06981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