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川渝湘黔鄂行散记

2009-8-10 16:50| 发布者:| 查看:772| 评论:0

     今天中午,我请摄影创作团的人在小天鹅火锅点相聚,最后敲定明日行程。 
      之前,我起草了个协议,大致内容是:大家自愿协商外出创作,服从统一指辉;如果上下车耽误了时间半个小时,自己拿出300元充公;实行AA制,外出吃、住、行、油费等全部平摊;若有变化,大家协商;外出注意安全,若发生意外,自己负责。此次出行一共三辆车,13人,有李永生、殷德辉、德辉夫人、周圣超、圣超夫人、陈东、刘政、熊华、曾明盛、袁晓英、苏国潮、黎军、李伟。大家在规定上签了字。一共三份。李永生为团长,刘政秘书长,后勤熊华、曾明盛,文秘本人。 
      创作地点初步定在重庆酉阳龚滩古镇一带及周围。明早6点钟在南河体育中心北大门集合。我是首次远距离跟影友外出创作。以前报纸不停刊,没有时间外出。 
5月2日 
     早上大家如约而至,行前大家在车前合影留念。 
      今天是个满行程:早上6:07-晚上8:30。行程:绵阳——射洪——迴马——南充——邻水——重庆——涪陵——酉阳。全程约850公里。夜宿良友宾馆,3人间,每人20元,公用卫生间。路况较好,迴马——南充——邻水——重庆——涪陵为高速路,其余路为柏油路。路虽好,但收费站太多。出了四川盆地,天气特别好,阳光灿烂,甚至有些热,温度中午和下午达30度。 
     过重庆后,山高沟窄,过长江,沿乌江而行。江的两岸,满目青山,群山耸立。多处截江修建电站,这是近几年四川、重庆缺电,大力发展水电的结果。涪陵、黔江的沟狭,城市房子依山而建,高层建筑较多,属典型的小山城。中午在涪陵城边一农家吃午饭。 
     酉阳70万人,县城6万多人,小而漂亮,商业繁荣,人气较旺。 
5月3日 
     早上八点多,出发到离酉阳县城30多公里的龙潭镇拍片。听人讲,龚滩古镇因全部拆除,成为一片废墟,我们在遗憾声中作罢。 
     龙潭镇是个大镇,由几个乡合并而成,恰遇逢场,人气很旺。除开新街,有三条老街,因未发展旅游,基本上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朴风格。青石板街道,木板门墙,小青瓦,吊角楼很扯人眼球。乡下的农民背着尖屁股背兜赶场,很多人穿着军用黄胶鞋,衣着是七八十年代的干部服,满襟、对襟衫也不少见。有几家茶馆颇具特色,木质桌子,木质圈椅,更有特色的是靠墙的一边,平搭着长长的木板,隔一段钉块板子斜靠在墙上,成了简易的靠背。农民们抽着叶子烟,喝着五角钱一杯的廉价茶,摆着龙门阵,打着长牌。阳光从天井穿射下来,在人物头和身上沟起了轮廓光。这是摄影家追求的好场景,殷哥啪啪地拍个不停,熊华用了尼康D2X又用佳能1V胶片机扫射,刘政除了数码相机,又架起曼富图角架用马米亚645拍起黑白胶片来。找到感觉了!大家一致意见:推迟一小时,1点钟集合,午饭自理。古镇上还有一处吴家大院,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就是在此拍的,可惜时间太紧,自好匆匆收兵。赶到集结地点,刘政、袁晓英、熊华等人未到,1点29分才赶来,不知他们又拍到什么好东西了。 
      接着,向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进发,在秀山问路后,又向东南方,赶到了该县洪安镇。该镇一江之隔是边城。经寻问,这里就是当代大文豪沈从文笔下的边城,2005年,当地为了打造旅游,将茶峒镇改为边城。镇里三条老街许多地方正在改造和新建古建筑,但仍然古朴幽香,残留着边陲小镇的痕迹。渝湘交界的江水碧绿安静,倒映着吊脚楼和枝繁叶茂的古榕树,几艘乌棚船躺在江面,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好一个水墨画。怪不得沈老先生在这里文思泉涌。才4点多,天就象抹了锅墨,黑得不行了。在老街钉子路口,红红的灯笼已经亮起,三个穿着阴丹蓝的小脚老太太在聊着天。哇。好景,我们这帮疯子们拿着长枪短炮,一阵扫射,因为大家都是数码,看来不计成本。我在一间旧房碰到一个老人,他家墙上贴着很多图片。原来他是香港、澳门回归百米长龙的设计者,老人边城龙灯驰名中外。他们正在吃饭,此时才五点,我们不解,他们说,我们这里一直是吃两顿饭,上午10点左右,下午四五点钟吃饭,现在随着社会的节奏的加快,上班的人都是吃三顿饭。在龙潭,也是这种情景,上午吃面条,下午吃正餐。天飘起小雨,摄影家们都舍不得收兵,突然一阵风来,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大家才纷纷上车。  [FS:PAGE]
      向90公里外的湘西首府吉首市前行。大雨如注,车内的雾气罩着车窗。刘政叫苦不谍,李团长不断擦拭也无用,车窗也不敢开,后来冷气开起后才解了围。 
      山路突然陡峭起来,呈8字型的弯弯一个接一个。这时我才体会到李琼唱的土家的人山路十八弯。因是省际边界,大型货车特多,走到死弯时易被卡起,因此,不一会车就堵起来了,一堵就堵了一个半小时。查导航仪才知,这是有名的矮寨坡。 
雨停了,9:30,进入吉首市区,我们立马找住处,处处告满。因我们是13人,特别不好找。原来这里离凤凰城近,游客将宾馆占满。我们找了个地方吃蛋炒饭,他们手脚太慢,先后等了40多分钟。抽空我去问了下宾馆的按摩房,老板说快到11点,可以住人,但要50元一人。大家嫌贵,我们又找。一个老板告诉我他家里开的宾馆可以住人。此时人困马乏,我们就象找到了救星,带上他立即前往。这是农家办的小旅馆,到也干净,但住不下,又在另一家安排了六人才解决了问题。大家躺下时已经1点钟了。 
5月4日 
     早上6:20起床,7:11分出发到凤凰城。途径凤凰县竿子坪乡时正在逢场,大家兴奋,立即停车赶场。 
     这是个乡,场镇很小。他们兴赶早场,因下着小雨,人不太多。这里是苗族聚居区,苗族妇女头上抱着藏青色的带碎白花的大头帕,穿着阴丹蓝的满襟衫,下身着宽松肥大的裤子,裤子脚边有10公分宽的碎花图案。他们沿街卖着野葱、河虾、茄子秧、米豆腐。有点民族特色,大家找到感觉,但是由于这里离凤凰城近的缘故,有的百姓不让拍,有个老太太说拍一次给两元钱。大家心里一下子感到不舒服,加上人少,8:20分,撤兵赶路。 
      8:30分,到达凤凰县城。这是全国有名的古镇,旅游业十分发达。进城以后,湘西的建筑映入眼帘,层叠的封火墙,青瓦翘角,彰显着湘派建筑风格。建筑几乎是八九十年代修复的,城里几乎看不到民居,临街全部改作商铺,店小二叫卖着当地土特产姜糖、扭扭糖、猕猴桃果脯、河虾,苗族人的服装、根雕、山野菌等,人们摩肩接踵,导游的喇叭声,小二叫品尝糖果的声音不绝于耳。商品经济将这个古城韵味冲击得荡然无存,尽管穿城而过的河流旁有些吊角楼房,那都是近些年建的访古建筑,用来接待游人住宿;江里,船工们穿着刺眼的金黄色救生衣,为游客划船;岸边出租苗族服装、古代铠甲服的,让游客过上一把瘾;而站在路边穿着苗族服装的妇女,你一举相机就要收你钱。在这钟情况下,几乎找不到拍片的感觉,只能到此一游。我出于对大文豪的崇拜,去沈从文的故居看了看,买了沈从文的作品集《边城》和摄影集《品味湘西》。 
    中午一点,大家聚会。15分钟后继续前行。向北经吉首市于下午四点到达永顺县的王村镇,因电影《芙蓉镇》是讲的这里的故事,1987年在这里拍了故事片,现已改为芙蓉镇了。 
     这里是土家族聚居区,有一条长长的老街,建筑多为近些年建的仿古建筑,几年前一把火曾把这里烧掉。不过,胡玉英卖米豆腐的店还在,我们花两元钱尝了碗米豆腐。米豆腐是用大米做成的,如麦冬状的食物,烫热加上辣椒等佐料即可食用。当年刘晓庆和姜文分别饰演胡玉英和王秋赦。古华的这部小说在八十年代伤痕文学出类拔萃,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曾荣获茅盾文学奖。 
     芙蓉镇有山有水,还有几处飞瀑,街道很窄,青石板铺就。遗憾的是街道两旁不是民居,已变成商铺,有土家人特色的烟丝、烟杆、竹筒酒、手工艺品等,虽没有凤凰城喧嚣,却是一个旅游品推销市场。很多游客是冲着古镇和漂流探险来的,这里号称中国第一漂。  [FS:PAGE]
     我们找住处颇费周折,最后在一农家旅馆找到住处,10元钱一人,两人或三人间,条件差,但是新铺的被褥,到也能够接受。趁房东为我们做饭时,我们到老街去拍夜景。8:40分开饭。这里的老腊肉、泡菜、辣椒习惯与四川差不多,口音也象四川话。房东说,我们这里三里不同调,五里不同音,苗族、土家族讲话都听不懂。现在,土家族基本讲汉话了。 
     这次出来,感受颇多,现代社会不禁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人文环境。森林、河流、山川被污染破坏,我们难以摄到山清水秀的美景;人文环境的遗失,人们原始纯朴的外貌和善良的心态被金钱荡涤,那些伪装和表演,让我们没法记录到真实的历史。在看了凤凰、芙蓉镇两个古城镇后,我们面对满街的游客、热闹的旅游品店铺,镜头一片茫然,我们只有到偏远的地方去寻找纯真。 
5月5日 
    六点钟,已经睡不着,大家不约而同起床。昨晚商量今日赶场至10点钟左右,早饭各自解决。 
     七点多出门,农民赶场是在市场内,人们的穿着没有明显的特点,大家拍了些镜头,感觉不太好,急着要走。这里的人给人印象不好,房东起床就要我们加钱,尤其是那个土家族女人,昨晚给的150元不行,非要再加30元才将我们放行。市场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这些从未见过钱的人纷纷败阵,纯朴、善良的心荡然无存。使我们失去了拍片的冲动和激情。9:10分,我们提前离开了这个令人向往的芙蓉古镇,向永顺县城驶去。途径扶志乡时,看到正在赶场,我们拿出相机拍了一阵。11:50分又继续前行。 
     到永顺县城后,马不停蹄,继续向北,那是湖南与湖北的交界地。沿途青山翠绿,车辆较少,路面也较平顺,但坡多弯急,速度跑不起来。12:50,在龙山县红岩溪镇一路边点吃午饭,稍作休息。 
     到达龙山县城后几公里便到湖北来凤县城,再过宣恩县,到达恩施,恩施是鄂西南的一个州,地点偏僻,周围全是大山。我们不敢在城里停留,向西90多公里的利川(属恩施州管的县级市)行。结果走错了路,全在老路上行驶,有20多公里路很烂,旁边在建高速路,工程车压烂了路基,导航仪也不认这路。我们几乎是在林中穿行,海拔上升到1400米。这碎石路让我们多走了三个多小时,8:30分,到达利川城区。城区高1100米左右,天有点凉。 
5月6日 
    经查验地图,我们决定去两个地方:柏杨镇和谋道镇。 
     早上6;20分起床,在车站旁吃了碗汤圆酒出发了。沿318国道西行一二十公里向北拐,来到柏杨镇,再继续前行去大井,这里有座古建筑群,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明末李氏由湘迁川(此地当时属四川奉节县1957年划归利川)而建,在中式建筑中,还夹杂着西式建筑,这在农村建筑中是少见的。因我们一辆猎豹越野车打不然火,停在路边等待修理工来。我们无心拍片,在李氏建筑群外拍了几张作罢。其实,柏杨镇吸引人的地方是这里是《龙船调》的故乡,文化馆根据当地的民间小调整理出了《龙船调》,如果时间允许,我们真的要去找“妹娃子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艄公把舵扳”的场景来拍一番。 
     在耐心等待中,大家提议到附近转转。我们来到附近一家土家族家里拜访,主人公50多岁,姓黄,儿子外出打工,只有老两口和一个孙女在家。以刘政为主的摆拍了几个镜头,其中之一是叫婆婆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叫五岁的孙女给婆婆喂水,说婆婆病了。此时,小女孩居然伤心苦了。我不忍心拍了。 
     在等待的路边,老影友给新影友讲摄影技术。李永生打开手提电脑,欣赏着才拍的作品。1;30分,汽车修好。我们往318国道靠近。途径南坪乡一小店吃午饭时已经2:30分了。3:10,饭毕复行。考虑到路途遥远,不再拍片了,谋道的鱼木苗寨,因靠国道很近,估计也汉化得差不多了,决定直线从万州、南充回绵阳。  [FS:PAGE]
     一路风尘,经重庆万州区、梁平县到四川大竹县,然后上高速路,经邻水、广安、南充、遂宁、迴马下高速路,过射洪、三台回到绵阳已经凌晨2:30了。途中8:30——9:30,周圣超老总请大家在大竹县吃了一顿鱼。 
     此次出行,总行程2400公里,经川、渝、黔、湘、鄂五省市,五天日均近500公里,还要拍片,煞是辛苦。人均消费600多元。新玩意儿导航仪也立了功,十分准确,只要操作得当,很管用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5 15:39 , Processed in 0.07129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