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单反小年:新品依然热闹 整个9月前后的两周里,整个相机行业算是经历09年一波难得的单反及相关新品的发布高潮。按说索尼的低价全幅单反新品A850和尼康首台能在视频拍摄模式下自动对焦的单反D300s都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佳能照搬500D的经验又打出了“数据”牌,通过主要指标在数据层面上高人一等,用所谓的APS旗舰EOS 7D和2只平价的标准变焦新镜抢到了最多的关注。
在135单反的发布热潮稍稍散去之后,其它厂商各具创意的新品也陆续登场亮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近几天数码影像领域又出了哪些新鲜事。 腾龙和适马镜头:未来的镜头都防抖? 腾龙和适马,作为日本镜头制造领域的两个主要代表,自然不能在几大单反厂商台上激战正酣之际无所表示。他们的动作并不大,但却暗示了接下来副厂镜头的新趋势:把老镜头统统装上光学防抖系统。
腾龙的防抖版SP17-50mmF2.8镜头 腾龙的工作是改装了老式的SP AF 17-50mm F2.8 XR DiII:新的镜头加入了腾龙标志性的VC防抖系统,变成了SP AF 17-50mm F2.8 XR DiII VC。 这支镜头的主要参数如下: * 光学结构:14组19片 * 镜片配置:3片非球面,2片LD低色散镜片,1片XR高折射率镜片 * 光圈叶片:7片原型 * 光圈范围:F2.8-F32 * 最近对焦距离:0.29M * 最大放大倍率:1:4.8 * 滤镜口径:72mm * VC防抖系统:可降低3档安全快门 * 支持卡口:NIKON & CANON * 重量:570g 目前尚不清楚该镜头的最终售价,从指标上看,新镜头的滤镜口径增大了5mm,体积和重量也有增加。这样以来,腾龙也成了继佳能17-55和适马18-50之后第三个拥有内置光学防抖系统的APS规格恒定光圈标准变焦镜头的厂商。 低价全幅长焦防抖:适马的70-300DG OS 标题中,笔者只是按照过去适马APO70-300或者是后来的70-300DG镜头给人们的印象去定义它——如果这只副厂70-300规格平价长镜头能够继续保持其原来的售价的话,那么它的前途看好。不过目前适马新镜头的定价有日渐走高的趋势。其最终上市后的性价比堪忧。
不过抛去价格问题,适马能够想到改进这只销售了10多年,历经多次版本变化的老式长焦变焦镜头并为其加装了防抖功能。无疑给出了两个信号:单反市场的繁荣程度足以容纳各种定位的产品;适马旗下的平价镜头很可能将最终全面普及防抖系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70-300DG是一支全画幅镜头,对这只镜头进行改装是否意味着适马同样看好平价全画幅单反市场呢?
主要技术参数: * 光学结构:14组19片 * 镜片配置:3片非球面,2片LD低色散镜片,1片XR高折射率镜片 * 光圈叶片:7片原型 * 最大光圈:F4(W)-5.6(T) * 最近对焦距离:1.5M * 最大放大倍率:1:3.9 * 滤镜口径:62mm * OS防抖系统:可降低3档左右安全快门 * 支持卡口:Nikon/Canon/Sony/Pentax/ * 重量:610g 适马似乎正在有意展示其在光学防抖方面的某些技术优势,此前适马的18-250 OS镜头在SONY和宾得机身上独立实现了镜头防抖的功能,尽管实用效果并非想象般好。 相机贵族不甘寂寞:徕卡连发M9和X1 徕卡的官方PDF甚至已经被挂在了全球各地的摄影论坛上,但是国外的主流影像类媒体仍然没有公布新品发布的消息。这个135数码相机领域最后的贵族的确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M9从现在掌握的图片看起来比M8更为现代,取消了模拟胶卷计数窗的小LED显示屏。机身上盖更简洁。正面倒是试图恢复一些M3/2时代的特征。
X1被看做此前刚刚发布的可交换镜头M4/3系统相机松下GF1的徕卡版,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现在的非正式照片上并没有出现内闪的迹象。 宾得单反:K7只是个开始 一些来自PentaxForum和其它宾得的拥趸们开办的论坛上的消息显示,宾得可能在近期会出现新的动作。
有消息人士指出,9月中旬前后很可能会有一台全新的宾得单反出现。尽管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型号和参数露出。不过据信,它将是一台定位于K7和已停产的K200D之间的机型。而且其主要功能配置将超过现有的任何一台高级入门级DSLR:如500D或者D5000甚至是A550那样的机型。
另一个有关Pentax的消息则提到了645的计划,尽管坊间主流的传言称宾得将优先35mm全画幅单反的开发。不过有迹象表明,宾得很可能在明年的某个时候提前拿出AF645单反的数码化型号! 除了宾得那些潜在的新品之外,一些消息显示K卡口昔日的老合作伙伴Richo很可能将以这种卡口为基础开发能使用小尺寸交换镜头并安装有较大画幅(APS?)的传感器的便携式相机,以便于GF1或者EP1这类产品展开竞争。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18:12 , Processed in 0.07667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