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谢继连和妻子拍了一张3寸的婚纱照,黑白的,他花了半天时间给照片上了色,变成了彩色照片。 1960年,16岁的谢继连来到杭州照相馆(那时候叫做慧光照相馆)当学徒时,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里干到退休,他也没有想到,自己退休后,依然被返聘,直到现在,他还在给顾客拍照片。 少年时的谢继连对美术非常着迷,原本打算将来去考中国美术学院,但1960年,正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谢继连的家境也非常困窘。许多同学辍学了,有的甚至去了边疆。正读初一的谢继连也在这一年辍学,来到当时的慧光照相馆当学徒。美术和照相,还是有一点相通之处的,譬如色彩。不过,刚进来的几年,是没有机会摸照相机的。谢继连被分在修饰组,老老实实地学习修饰照片的活。这个活一干就是三年。修照片是一个非常考验耐力和细心的活。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对底片或照片进行加工,半天也不挪动一下身子。为什么要修照片呢?那时候都是黑白照片,在灯光的照射下,拍出来的底片,阴阳部分有时候衔接不大好,这就需要修饰。修底片的工具很简单——铅笔。譬如底片上的鼻子有点断裂,要用铅笔连起来,还有眉毛等等,都可以通过修饰进行完善。照片冲印出来之后,也可能因为药水等原因,色彩不均匀,也需要修饰,这时候使用的工具是毛笔和墨汁。谢师傅说,这门工艺,现在很少人懂,因为在数码时代,早已不需要它了。直接在电脑上PS就行。 修了三年照片,谢继连有机会跟着摄影师傅出去跑了。谢继连的师傅叫做蒋文俊,当时就是照相馆的资深老师傅,前几年以95岁高龄过世。能跟着这样的好师傅学习,谢继连非常珍惜。当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像师傅一样,成为照相馆的摄影师。因为照相馆的师傅,都要退休之后,才会交接班。直到在照相馆工作了十几年后,谢继连才正式成为摄影师。在数码时代的今天,仿佛人人都是摄影师,不过,在那样的年代,用传统的相机和设备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并非朝夕能成就的。 第一次跟着师傅去暗房,谢继连就被这个神奇的空间吸引住了。黑暗中只有绿灯或者红灯亮起。“冲底片要开绿灯,印照片开红灯。”学习冲底片和印照片,既有科技含量,也需要经验。虽然教材上有配方,但在实践中,还是有偏差的。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老师傅退休了,谢继连终于成了正式的摄影师。又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谢继连也成了老师傅。你看,成立于1929年的慧光照相馆,最初是民营的,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来变成国营。1966年,改名为东方红照相馆,1972年,又改名为杭州照相馆,2002年5月,改为股份制,2003年10月,由于市政拆迁,照相馆从延安路搬迁到邮电路。这些变化,如同摄影从黑白到彩色的变化,不正是国家嬗变的缩影吗? 从当年的学徒变成资深摄影师后,谢继连成为许多顾客“钦点”的摄影师。尤其是拍“合家欢”照片,技术含量颇高。虽然最后那声“咔嚓”好像很快,可之前怎么把队伍排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情绪,确保每个人的表情都到位,并且拍摄一次成功,不留遗憾,可都是一项需要极其精准的技术活。 谢继连说,几十年的经验下来,他无论是拍人物还是拍证件照,基本上是拍一张就到位。“拍摄的时间不能超过三秒钟,不然顾客的表情就很难拍到位。”与如今时髦的写真照层出不穷的风格和经过大量后期制作达到的完美效果相比,这种“一张定乾坤”的方式因为加进了老师傅经过多年训练的纯熟手艺,对各种面孔与用光的精准把握,增添了更多温情和珍贵,更像是一件手工艺品,在这个被工业化快速席卷的时代保留着一种难得的质感。 在翻看谢师傅珍藏的不同年代的照片,黑白,彩色的,都让人感慨。最有代表性的是结婚照。谢师傅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婚照都是黑白的,男的喜欢穿中山装,女的则爱穿花衬衫,有的胸前还戴大红花。到60年代后期,为了好看,开始给结婚照上彩色,当然和真正的彩照相比,显得生硬。谢继连和妻子的结婚照,拍好后也是自己给上彩色的,曾经作为样板照挂在照相馆的橱窗里。从70年代开始,终于有了真正的彩色结婚照。杭州照相馆专门请专业人士画了一张西湖的彩色全景图丰富背景。上世纪80年代,照相馆有了冲卷机、彩扩机等设备,新人们有十几种婚纱可以挑选,背景更丰富了,有很多实物背景,比如亭台楼阁。 “90年代,婚纱照移到了室外,动作也丰富了,可以捧腰、对望、亲吻等等。那时年轻人比较开放了,很多动作一点就通。”谢继连笑着说,上世纪90年代是杭州照相馆生意最红火的时期,最多时一天要给40多对新人拍照。2000年以后,婚纱照全面进入了数码时代,制作婚纱照都在电脑上完成了。[FS:PAGE] 现在,黑白照片已经退出了杭州照相馆。不过,作为一个终身以摄影为事业的人,谢师傅仍然怀念着那个胶卷和黑白照片的时代,因为在他看来,黑白照的艺术感和对用光的把握却不是彩色照片做旧所能替代的。所以,作为摄影师,现在再来欣赏那种带着历史痕迹的黑白照片,真是感慨万千。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6-29 16:24 , Processed in 0.07057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