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黄山:摄影人百年梦萦魂牵

2010-3-24 14:41| 发布者:| 查看:4186| 评论:0

 

蒸蒸日上 袁廉民 摄(1977年)

 

石破天惊 张永富 摄(1997年)

 

黄山 陆开蒂 摄(2007年)

 

黄山酩蕗 汪芜生 摄(2004年)

相关资料:

与黄山结缘的那些摄影家

    郎静山(1892-1995),生于江苏淮阴,12岁进上海南洋中学读书,师从图画老师李靖兰,学会摄影原理、冲洗和晒印技艺。1927年初上黄山,102岁高龄仍有攀登。曾与好友张大千成立“黄社”,参与黄山建设委员会,拍摄的黄山照片有“迎客松”等。
    卢施福(1898-1983),对静物、人像、风光摄影,以及暗室工艺,均有深刻研究。拍摄最多的是风光照片,黄山是其聚焦最多的地方。出版有《黄山影集》和《卢施福黄山摄影选》大型画册等。
    冯四知(1911-1984),安徽省庐江县人,1931年上海大夏大学银行系学习期间,潜心摄影实践。1932年,作品《黄山雪松》获杭徽公路宣传照片展览头等奖。
    叶挺(1896-1946),年轻时就喜欢摄影,1938年至1940年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多次拍摄黄山。
    黄翔(1904-1990),视黄山为“家山”。他曾12次上黄山,代表作有《黄山雨后》《天都双蛟》《群峰竞秀》等。
    陈勃(1925-),1961年在杭州疗养期间首上黄山拍照,1962年初,撰稿《黄山猎影记》刊登于《中国摄影》杂志,与吴印咸等倡议并参与筹办新中国第一个风光摄影展览《黄山风景摄影展览》。
    陈复礼(1916-),香港摄影家,1962年组团第一次登黄山,1978年第二次组织香港黄山摄影创作团,上山之前受到廖承志热情接待。此后数次登临黄山,拍摄创作。
    罗苏民(1910-1992),香港摄影家,1978年与陈复礼、简庆福等首登黄山,从此魂牵梦绕。出版有《初访黄山》《黄山颂》等摄影集,先后在香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台北历史博物馆巡展,被黄山旅游管理部门列入“黄山名人榜”。
    庄明景(1942-),台湾摄影家,上世纪80年代首拍黄山,曾在台湾艺廊办展,轰动一时。其本人为《黄山志》编列为游山名人。
    袁廉民(1932-),上世纪70年代起拍摄黄山,上黄山达100多次,出版有《黄山奇观》《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黄山》《黄山摄影指南》《黄山——袁廉民摄影集》等。
    陆开蒂(1949-),1968年首次登临黄山,坚持拍摄40余年,2003年出版中英文版的摄影集《黄山是我师》,其作品《黄山日出》曾被选为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卡照片。
    张永富(1957-),对黄山的痴情由来已久,作品《银装素裹》《黄山日出》《黄山颂》等频繁获奖或赴各地展出,先后出版《黄山》《黄山风光》《黄山神韵》等十余本黄山风光摄影专集。
    汪芜生(1945-),安徽芜湖人,旅居日本,1974年首拍黄山,出版有《黄山——汪芜生影集》《黄山幻幽——汪芜生写真集》,致力于在海外宣传推广黄山。
    ……

黄山摄影妙招

    黄山有美景,摄者自录之。不少摄影家在回顾自己的黄山摄影缘时,也透露出不少经验之谈,可供后来的摄影者参考:
     1.风光摄影需要长年经验积累,需要了解天气情况。由于山下大气候和山上小气候的原因,黄山的天气状况基本与当天杭州天气相仿。
     2.季节交替时,由于大气层变化,黄山阴晴雨雪变化较多,正是出佳作的良机。
     3.要有耐心,一般雨雪三四天后会多云转晴,可择机上山,但山上云海瞬息万变,上山后一定要坚持守候。[FS:PAGE]黄山的景点很多,每个景点的好照片也不能贪多。
     4.拍摄技巧上,要注意曝光控制,可选择各式各样的黄山松为前景,做到构图饱满,层次丰富。


特别提示:

    “2010中国·黄山(国际)风光摄影大展”(征稿启事请见2月19日2版或腾讯图片站中国摄影报摄影大展专区http://news.qq.com/photon/act/sydzzqhz.htm)正在火热征稿中,截稿时间为2010年12月1日。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和省级摄影家协会会员即日起至10月31日,到黄山摄影创作,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会员证原件即可享受免黄山门票和索道票的优惠待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2 06:35 , Processed in 0.07235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