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在奥美公关人称“朱医生”,身为创意总监,就是那个为客户切脉开方子的人。在成为“朱医生”之前,朱浩经历过从天才文学少年到成功文艺男青年的蜕变。他在本科时便出版了英汉对照俳句集《初霜》,每年都拿日本每日新闻社评选的俳句奖,奖金最高时有一万日元,到手后他就去福州路上淘旧书,淘的还是民国印的线装书,因为特别“有腔调”。 中学读书时,朱浩曾当选中国十大校园诗人第十名,“唉唉,第十名,第九名也好啊……”他现在仍然惋惜不已。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他赶上了最后一届统一分配工作,去昆剧团当了编剧。恰好碰上那阵子改革昆曲,有一种专家意见是:昆曲受众小因为唱词太古雅,人民听不懂,所以决定把唱词改成白文;改成白文还要合辙押韵,这可难坏了当时的朱浩,好在有诗歌功底,清清爽爽把一曲《拜月亭》的《走雨踏伞》唱词改成了合辙押韵的白话文。 在昆剧团改唱词自然绑不住一颗不安现状的心。朱浩之后去过广告公司做文案,还做过电视节目《越洋音乐杂志》、《飞越太平洋》的制作发行,又转做媒体购买,最后做回创意。他不写诗了,却迷上了摄影。他说,影像表达很像写俳句,都是对瞬间感受的把握。林路在评价朱浩的黑白照片集《影城》时说:“他不惜打乱了人们对他的期待,以非常复杂的情绪推出了他对上海记忆中更为刻骨铭心的视觉影像,试图给喜欢他的读者以某种惊喜。尽管我们可以在这些影像中看到某些世界级摄影大师的影子,比如日本的森山大道,比如美国的克莱因……但是只要你细细读完整本画册,你还是最终认同了一个异常鲜活的摄影家的形象,读出一种洋溢着青春魅力又不失‘老谋深算’的诗人气质。从堆积如山的女鞋,到粉碎的后窥镜,甚至于捎带些许色情的影像诱惑,让你对这样一个唇齿相依的都市又多了几分依恋和陌生。尤其重要的是,整本画册一路读来,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好看’——这样的诱惑力就足以证明朱浩对视觉影像把握的天赋所在。” 诗人气质终究是题眼,俳句、昆曲、广告创意、摄影,不管朱浩从事什么,底子里总有一份诗意在。 摄影 刘林文盛韵 十问Q&A Q: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大概五六千本。 Q: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中学时候喜欢古诗,买了一本《佩文诗韵》。 Q: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正见》。 Q:一般是以哪种方式买书?网络还是逛书店? A:一般的书我还是喜欢去季风买,画册之类去亚马逊买。 Q: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不买画册三四百块,买了画册就难说了。 Q: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森山大道的《犬的记忆·终章》,本雅明的《单行道》,厕所里看《我有平安如江河》。 Q: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我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最佳佐料是……老婆。 Q: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我从来不看电子书,上网除非[FS:PAGE]是工作。 Q: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好像没有。 Q:如果让您一个人只准带一本书去一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裘小龙译本。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00:34 , Processed in 0.07189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