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还得回到40多年前,一位出生钱塘江畔,当时年仅18岁的年轻人,童本立,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进了镇上一家小照相馆当学徒。这段经历让一个农村孩子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1971年,他倾其所有购买了一架国产东方牌照相机,从此开始了业余摄影之路。 转眼到了2003年,已身为人师的童本立所在浙江财经学院,搬入位于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2006年由他主拍的以钱塘江下沙段和校园风光为主题的摄影集《在水一方》出版后,受到广泛赞誉。由此他又萌发一个念头,再出一本大型风光摄影画册《钱塘江》,从源头拍到入海口,以填补国内未出版类似大型画册的空白。 为完成《钱塘江》画册,依托学校浓厚的摄影氛围,童本立组织起了一支同样对钱塘江有感情、有激情的摄影创作队伍,共由校内9位老师组成。这个团队利用业余时间长途跋涉钱江两岸,有时仅为了拍好一个角度或一个瞬间,就往返拍摄点不下十趟,直到满意才肯歇手。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上万幅的作品,从中精选的220余幅作品曝光时间加起来虽不足5分钟,却生动地展现了钱塘江流域,从源头到入海口沿途688公里,方圆5万多平方公里内的风光,沿途旖旎的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景、醇朴的民风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尽入画册,浙江读者阅后,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家乡深情。 今天,我们从画册中撷其数幅,刊于本版,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李震宇 摄影报道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08:00 , Processed in 0.07155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