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占才 在报纸上看到,法国的皮埃尔举办中国风情摄影展的消息。一下联想到两个多月前,陪同“世界摄影家看河南”采访团去尧山采风的情形。摄影团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记得其中法国的摄影家就叫皮埃尔,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尧山的秀美景色几乎倾倒了中外所有的摄影家,他们纷纷把镜头远瞄或者高抬,对准各个景点,争抓抢拍奇山秀峰。唯有一个老外似乎对远处的瑰丽奇观不感兴趣,只顾低头身旁或者脚下的东西不停拍摄。一丛粉白如针的花儿他只拍一朵,一片六菱碧翠的叶儿他只抓一脉;一只花斑甲虫,他脸能贴上去拍;流水潺潺,他对准一窟溪穴;枯藤老树,他瞄着一藤新芽。屏气凝目,全神贯注,完全沉溺其中。因费时,大部队已前行不见了人影,他却被甩在后边,令采访团翻译心急如焚。我负协调照顾之责,只好断后催促。因不知名姓,不通语言,我只能拍其肩膀,“哈罗”示意。他则“哈罗”回应,表情温善,只是不走,该拍还拍。我也不好意思催得太急,只好留下来伴他,看他不停地拍啊拍。 在索道下的一处摊点前,店主一家人正围着柜台吃饭,白馒头、炒青菜,几双筷子齐下,煞是热闹,也甚温馨。老外来了兴趣,左拍右拍,对准了脸色红润的漂亮少妇拍,又把相机抬到上方,镜头朝下俯拍,羞得一家人不好意思继续吃了。我说:“你们吃你们的,让他拍,把你们拍到国外去显名。” 下山返回,别人已累得不行,早早返回宾馆休息。这老外还兴致勃勃,来回转悠,仿佛仍有使不完的劲。在一店铺前的老树下,一老妪抱着脱光了的婴孩在逗乐。胖老外又来了灵感,先竖起大拇指示意,然后照了祖孙俩。又逗婴孩笑。婴孩一笑,眼眯得很小,嘴咧得很大,现一个没牙的口,显两个深酒窝,憨态可掬,甚是可爱。老妪看这老外逗着婴儿,调整着姿势不停地拍,禁不住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就用手捂嘴。这一瞬间的表情,也让眼尖的老外给逮到了,老外相机略略一抬,咔咔又是几拍,然后又竖起大拇指。当时我想,这老外倒善于从生活中捕捉镜头。 翻译来唤我们就餐,我顺便询问,翻译介绍,这位老外名皮埃尔,法国摄影家。并说皮埃尔人很好,昨晚还喊他喝酒来着,喝的是他从法国带来的白兰地。只是,皮埃尔纪律性太不强了,总是掉队,为此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 我理解,搞艺术就要沉入生活,认定目标,选准角度,不受干扰,持之以恒。我对皮埃尔敬佩起来。我记住了皮埃尔。 这个在法国举办摄影展的皮埃尔,肯定就是来我们尧山的皮埃尔。同样的一块地,不同的人去耕耘,收获是不同的。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11:41 , Processed in 0.07154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