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要“漂亮”,不要“聪明”

2010-6-30 14:12| 发布者:| 查看:375| 评论:0|原作者:杨晓东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同为纪录类影像,二者的区别更多是时间性的问题。纪实摄影记录历史,给现实保存档案;好的新闻摄影照片同样是记录历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说,新闻摄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纪实摄影;而很多纪实摄影作品,本身就是很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无论我们对纪实摄影的准确概念清晰与否,“真实性”的警钟长鸣。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是一对“亲兄弟”,“哥儿俩”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真实,是他们的生命。
    在当下网络和数码两把“双刃剑”之下,如何把握摄影的真实性?个人以为,主要靠摄影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数码给摄影带来了便捷,但不能因为菜刀可以作为凶器,我们就不用它来切菜做饭了,重要的在于使用者的把握。
    另外,就是要加强处罚力度。网络给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也使很多“问题”照片大白于天下。在摄影的真实性问题上,我们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增加我们的“打击”力度,最终使造假者和假照片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当然,媒体发表摄影作品前做必要的修改不在此列。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时,一定要让自己的作品在构图、曝光和色彩上准确,追求“漂亮”;但是由于拍摄环境、拍摄现场和摄影师的手法运用等因素制约,照片有时或多或少地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瑕疵,后期的修改在这个时候是必须的。
    至于如何把握这个尺度,个人以为,适当的裁剪、反差的调整、色彩的饱和等都是可以的。但是,真实性原则毋庸置疑,即使是照片中元素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都是绝不允许的。我们需要对“不修改原始图像”制定出更为严格和可操作的办法。
    最后,在网络传播时代,越来越多好看的、漂亮的纪录照片,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传播出去,但如果这个“好看”、“漂亮”是建立在破坏真实的原则上,这种“传播效果”的伤害力是巨大的。我们要把照片拍“漂亮”,但不要“聪明”的现场导演摆拍,不要“聪明”的策划新闻和虚假新闻,不要“聪明”的后期制作,否则,得不偿失。(作者系宝鸡日报摄影部主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4 11:21 , Processed in 0.06977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