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协会简况: 1、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于56年12月,当时定名为中国摄影学会,到79年改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是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从56年到2002年止,共开过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它下属有协会网站,报刊有《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出版社,函授学院。是全国性的群众艺术团体。 2、其它全国性摄影组织,有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等。 3、省市摄影协会。除台湾、西藏外,各省有31个省级摄影协会。 4、地市级摄影协会。大多数都有建立。全国大小级别的摄影家有五、六万之众,真可谓是一支庞大的军团。 5、这一支庞大的军团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却要认真研究。据中国摄影家协会消息,要整顿这支队伍,要求会员重新登记、注册、缴纳会费,发放新会员证,作为正式会员,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会员没有去登记,到05年10月止,仅登记的会员有2900多人,仅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其次,,中摄协会员一旦入会后,几年、几十年中看不到他有什么作品或文章发表,他早已放下手中的摄影武器不干了,还谈什么入会不入会。 二、 人员简况: 1、 中国摄影家协会现有会员总数一万人以上,还在不断上扬。 2、 省地市级会员大约有4—5万人。 三、摄影基地简况: 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基地有辽宁通辽、山西平遥、浙江丽水、瑞安、福建莆田、广西桂林、贵州都匀等,还在不断增加。 四、 摄影大赛简况;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摄影展已有23届,还有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全国大赛;浙江丽水举办了十三届国际摄影大赛,今后每二年举办一次,连续举办五次。中国摄影比赛大小,多如牛毛。 五、 历届摄协简况: 中国摄影家协会共有六届主席。 第一届:(56年)主席:石少华,副主席:丁聪、张印泉; 第二届:(60年)主席:石少华,副主席:张印泉、吴印咸; 第三届:(79年)主席:徐肖冰,副主席:孙振、陈昌谦、吴印咸、高帆、陈昌谦、陈勃、袁毅平; 第四届:(85年)主席:石少华,副主席:陈复礼、黄翔、吴印咸、徐肖冰、高帆、陈昌谦、陈勃、袁毅平; 第五届:(91年)主席:高帆,副主席:陈复礼、杨绍明、吕厚民、陈淑芬; 名誉主席:吴印咸; 顾问:石少华、徐肖冰、陈昌谦、陈勃、袁毅平; 第六届:(2002年)主席:邵华(已故);副主席:于健、扎西次登、王文澜、王玉文、王瑶、王悦、邓维、朱宪民、罗更前、杨绍民、张宇、贾明祖; 名誉主席:高帆; 顾问:吕厚民、陈勃、陈昌谦、徐肖冰、袁毅平。 六、 中国摄影艺术节共办了六次: 第一次:(89年)地点:北京; 第二次:(92年10月)地点:主会场:北京;分会场:陕西; 第三次:(96年9月)地点:吉林长春; 第四次:(99年12月)地点:浙江丽水; 第五次:(2001年10月台)地点:福建莆田; 第六次:(2004年10 月)地点:贵州都匀。 摄影艺术节举办,盛况空前。 七、当前中国摄影存在什么问题? 1、 摄影理论滞后于摄影创作;。摄影理论可以从三部分看,基础理论、评论、史论。基础理论分为四块:摄影本体论、作家创作论、作品分析论、读者接受论。 摄影本体论最多争议,摄影是艺术还是一种专业行为,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是供人们艺术欣赏? 作家创作论文章较多,作者谈创作思想,怎样拍摄对象,构思和技巧的运用等,主要从拍摄技术层[FS:PAGE]面上谈论。 作品分析论是当前摄影理论的难点,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全国影展举办了二十三届,没有看到对这方面有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每一届评奖后,很少有评委出来作详细的分析,只作笼统评价了事。 读者接受论,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媒体对读者读图的接受能力和意见反映较少,编辑是第一读者,真正的读者是广大观众。 摄影史论研究的人更少了,摄影史论的成果可以使后来从事的摄影人少走弯路。近几年,中摄协召开了两届理论研讨会,七、八两届,放广东省东菀召开,未见论文在网上发表。 摄影理论的研究已到了非解决的时候了,不是口头说说能解决了问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首先从领导层的思想上是否真正重视了,十三个正副摄协主席是否真正重视了,虽然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开了九次,但从论文的选题看,很少针对大型的大奖赛的具体作品进行论述。有些大牌的摄影家也很少有自己的创作理论。连自己的作品的感言也写不出。早几年,我从“丽水摄影网”上查阅了51位丽水籍的中摄协会员,一千多幅作品,没有一幅有作品感言。 2、 摄影市场还没有形成;最近从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在北京开摄影拍卖会,这是一件大好事。最后得到消息,解海龙的一幅《大眼睛》拍得28万元的高价,其它的消息全无。兴奋之余,留下一点遗憾!摄影人是最穷的,不但要大量支付摄影开支,还要支付旅程的生活费用。就是得了奖,作品发表了,所得几何?同美术家相比,小巫见大巫。大牌的美术家的一幅作品,拍卖价动辄上百万上千万元。而摄影家呢,卖不出作品。即使卖出去,150元一幅。如十七届国展金牌得主周万萍,住在长城脚下开一间小店渡日,长城作品仅卖150元一幅。真使人感到心酸! 3、 摄影大师用推选产生;中国有没有摄影大师,摄影大师是谁?我也说不上。我在网上看到:中摄协召开“陈复礼先生作品研讨会”,有26位知名人士参加发言,已故邵华主席主持,仅3人发言中,提到陈先生是“摄影大师”,其它23位只字未提到。只赞扬陈先生的作品的优点。摄影大师究竟具备什么条件?我认为:一是他的作品具备独有的风格,形成一派;二是有他自己的摄影理论;三是广大的读者认可。你们看美术大师,徐悲鸿、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李可染、潘天寿等,成为一代美术宗师。他们有自己的理论著作,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画论书系。而中国摄影家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他们的摄影理论著作。特别是基础理论。虽用推选的方法,产生10位摄影大师,仅有一位沙飞有《沙飞谈影》》理论著作,其它的大师仅有摄影作品专集。 4、 中国摄影目前还缺乏流派;中国摄影家人数众多,摄影家中对于擅长某些方面的摄影人数还是不少。如对风光摄影的王建军,对人物摄影的,对胡同摄影的,对鸟类摄影的,对纪实摄影的解海龙、卢广,对花卉摄影的,对广告摄影的,等等,但都没有形成一个摄影流派,他们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摄影理论。虽然中国摄影家出版了不少摄影画册,很少有摄影家对自己的的作品发表中肯的评论。大多是请名人代序一下。而这些名人为画册的作者笼统的赞扬一通了事。 5、 中国摄影还缺乏较好的摄影函授教材,我在93年参加第六期中函院摄影学习,当时学习确实很认真。六本摄影函授教材,一本本,一章一节都作了笔记。但使人遗憾的书中错误实在太多。有内容上的错误,有文章逻辑上的错误,有文字语法上的错误,有文字排版上的错误等等,仅仅举例就有200多处。真是粗制滥造、东拼西凑。我把这些错误集中起来,用蜡纸刻成文字就有八开四大张,(当时我还没有电脑,)寄给浙江摄影家协会辅导员潘文甫先生,他又把这些材料告知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李振盛先生,以后得知消息要修改教材,以后这六本教材就停用了,改用“美国纽约摄影[FS:PAGE]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现改用新编的六本教材是:《基础知识》、《艺术摄影》、《新闻纪实摄影》、《商业摄影》、《休闲摄影》、《特殊行业摄影》。这些教材我没有看到,也无从谈论。今年是中摄协举办函授摄影教学第20期了,祝它越办越好。 6、 中国摄影缺乏争论,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自从黄一璜先生的文章《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发表后,引起一场争论,自此以后就平静了下来,再没有看到争论的气息。 八、中国摄影网站简况。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在线网、色影无忌网、珠海摄影网、广东摄影网、丽水摄影网等。有团体的网站,也有个人的网站,有外国的摄影网站,也有中国上百上千的网站。但大多数的网站只发表照片或摄影器材介绍,或摄影创作技术指导,摄影理论方面的文章比较少。有些中国的摄影理论文章引用的却是外国的摄影理论家的论述,如亚当斯、布列松、桑塔格等。而中国几千年积累下的丰富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论述,我们的摄影家不去研究,不去钻研,不去借鉴,多么可惜! 摄影爱好者 童端友 2010-8-2 附告:本人是名不见经传的读者,只不过十几年来爱好摄影而已,从事老年大学摄影教学工作。关心摄影事业,摘录了不少摄影有关消息,整理成文,供摄影人参考罢了。请摄影专家批评指正。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5 00:56 , Processed in 0.07149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