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新华社刘大伟:官方摄影队将会完成一份完美答卷

2010-11-13 11:37| 发布者:| 查看:406| 评论:0

    

    主持人: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欢迎收看亚运新华访谈,今天我们请到新华社广东分社摄影部主任刘大伟作客新华网,刘老师你好。

    刘大伟:你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刘老师是一名资深的摄影记者,参加过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许多大型体育賽事的报道,也有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请刘老师首先跟各位网友分享一下您的报道故事。

    刘大伟:我做体育摄影记者有10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但也不短了,在这十年当中也参加过一些重大賽事的报道,比如说当时在广东2001年举行的第九届全运会,刚参加工作有幸参加了这个报道,算是我体育摄影一个起步,一个起点,之后陆续参加过亚运会、雅典奥运会、德国世界杯、北京奥运会,当然在中国举行的这一次体育盛会。

    平时报道体育这一块,我自己比较喜欢这一块的题材,因为体育平时网友在家里面看转播的时候感觉非常激动人心,但如果我们有机会在现场的话,这种感觉又更加真实,更加真切一点。

    我在奥运会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场采访就是04年在雅典的时候,田径比赛一次采访,当时我们的国宝刘翔已经名声大振,成绩非常优秀,在那一届奥运会之前大家一致看好可能会有一个突破,中国的观众都希望他拿到奥运金牌,这场采访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当时那天比赛我有其他的采访任务,在采访一个现代五项的项目,比赛结束之后和我的搭档立刻往新闻中心赶,因为田径场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就在我们新闻中心附近,当时到了新闻中心下了班车提上镜头一路狂奔十几分钟冲进了赛场,还好赶上了这场比赛,为了这13秒我们一路上紧赶慢赶,交通班车时间是决定的,只不过能够节约时间下车之后到赛场阶段,平时步行要走半个小时,那天背着很重的行李飞奔过去用了十多分钟就赶到了,赶上了那场比赛。

    我站在住体育场的比赛已经感受到这种山呼海啸,当时刘翔在100米栏比赛的起跑线,整个赛场里面灯光闪烁,灯光来自于看台,我们热情的观众也是努力的用自己手中拍摄设备记录下来一些邻人难忘的瞬间。我选好了拍摄位置之后,就在100米终点弯道地沟里面,我们拍摄都是在场地拍摄地沟进行拍摄。我选择的镜头并没有选择特别长,因为我对这个比赛判断就是,其实也是一种赌博,就赌刘翔能够拿这一块金牌,能拿下这块金牌的话,一定是历史性的瞬间,可能他跨栏那些英姿,读者们已经非常了解了,但是他拿到奥运金牌之后那种喜悦,那种庆贺的瞬间大家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所以我就把我拍摄的重点放在了这个瞬间上。

    当枪声响起,在我镜头里边瞄准跑道的时候,看到一道红色的闪电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当刘翔跨过最后一道栏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身边几个优秀110米栏的运动员,还都在调整步伐准备抬腿攻最后一道栏,所以当刘翔冲过110米栏终点线的时候,那种感觉完全沉浸在狂热的欣喜当中,当刘翔冲开双臂冲向观众看台的时候,我果断按下了快门,那张照片使我记忆犹新,当时我也做了两手准备,既带300毫米的镜头拍摄冲刺的瞬间,同时又要带广角镜头,广角劲头在拍摄田径尤其在场外拍摄田径作用不大,但那天还是带住了,因为我想如果刘翔能够走到我跟前,特别是获胜之后一定展示国旗,能够走到我跟前的时候拿广角拍下这张照片可能更加有气势。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往我们跟前走,一般停留在跑道上,那天又很幸运,中国田径队的教练和已经参加完比赛的队员都在我身边看台上为刘翔加油鼓劲,当他看到队友看到为他加油的时候,迎面而来走过来跟田径队队友共同庆贺[FS:PAGE],恰恰这个时候我们地沟很深,有1米5左右的地沟,他来到我跟前,基本上我拍摄角度是跟他跑道是平齐的,整个人在镜头的上方,用广角镜头表现了一张在黑的天空背景下,体育场灯光轮廓,夺冠后的刘翔展示五星红旗金牌的照片。这张照片第二天就跟香港的《文汇报》用了一个整版来刊登,那个图做大了还是非常精彩,这个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张照片。

    主持人:非常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华社负责组建了国家摄影队,2010年今年新华社再次作为了亚运会官方摄影队,刘老师全程参与了申办亚员会官方摄影队的过程,能不能也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刘大伟: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08年北京奥运会新华社承担了奥林匹克国家摄影队的职能,这应该是开拓了新华社摄影报道历史上参与国际大型賽事一个先河,我们不单单是作为一个新闻机构去采访,而且是深度参与到当中去。

    2006年10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北京举行了仪式,正式授予新华社作为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随后新华社又与国际奥委会在北京签订了由新华社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协议,作为一个正式的官方摄影机构参与到国际奥委会运作当中去。当时我们跟国际奥委会的运作,主要是新华社作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而美联、路透、法新作为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所以每天新华社就通过新华社100名摄影记者覆盖北京奥运会的各项比赛,每天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中国运动员的最精彩的比赛画面,当时我们做的非常出色,最后罗格在新华社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的画册前言写到: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画册。所以他用了当时在闭幕上讲的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对我们的画册也是这样表扬的。

    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新华社立刻着手与广州亚组委进行接洽,从项目在没有诞生之前,就主动去促成这个项目的诞生,因为现在国际体育盛会,一定是一种非常规范的运作模式,除了正常的媒体采访之外,还应该有一支和组委会、官方能够通力合作,为这届盛会留下丰富的图象文化遗产的机构来独立的有效的全面运行图片业务。所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我当时是作为广州亚组委的摄影服务顾问,就用这个身份给亚组委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他们尽快的进行项目的前期规划以及后面能够尽快成立这个项目。经过前前后后两年的时间,亚组委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特别是亚组委广电与新闻媒体服务部的摄影服务处具体分管摄影服务这一块,他们最后也充分的借鉴了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参考了新华社提出的一些建议,作出了广州亚运会官方摄影队的项目。因为现在这些项目都是比较规范的市场运作,我们新华社也作为一个竞标的主体参与了与一些国内外新闻机构的共同竞争,最终我们取得了广州亚运会官方摄影队的合同,所以在这一届亚运会上,新华社还将继续保持我们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这种合作模式,高质量的去对待这次报道采访,为了这个项目新华社也组建了一个50人的摄影记者团队,作为官方摄影队的主要的班底,这个摄影队人员构成主要有摄影队的专家,摄影队的记者,摄影队的编辑还有摄影队的技术保障人员。

    为什么我们要组建这样的人员规模呢?第一亚运会跟奥运会有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色,大家知道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的28个项目,而亚运会还有很多充满亚洲地域特色一些比赛项目,我们超过了40个比赛项目。从场馆来讲,场馆非常多,而广州举办亚运会又有一个科学的布局,场馆分布于广州市还有周边以及三个协办城市,所以场馆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为了能够覆盖这个场馆,我们组建了这样人力规模的摄影队。

    主持人:官方摄影队有什么职能,与普通的媒体报[FS:PAGE]道摄影有什么不同?

 

    刘大伟:从区别来讲,官方摄影队本质上也是一支摄影报道队伍,但是在正常的完成自己媒体摄影报道任务之外,同时又承担了一些广州亚运会组委会额外需要一些特殊的服务,比如说我们专门有一位记者在开幕式前后两天内,负责国际奥委会和亚奥理事会贵宾专职拍摄任务,每时每刻在任何公开活动的场合都紧紧跟随这些国际奥委会和亚奥理事会重要官员进行摄影服务,还要一些赛场里面和普通的媒体摄影也有一些区别,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服务项目的水准,所以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优先于其它媒体的拍摄位置,比如在场内会占有一定数量的内场位置,同时在为整个拍摄而服务的综合服务方面,亚组委也给予我们一些比较优先的条件,比如说因为亚运期间大家知道车辆是限行的,按照不同的条件进行限行,但是为了保障我们的拍摄,服务项目专门为我们提供了5台享有比较高通行权限的车辆,以保障我们賽事拍摄的运行。

    另外我们也会给亚运会组委会提供有别于我们给普通媒体用户提供的新闻图片之外一些优秀的亚运会精彩图片。这样的话以保障亚运会举办成功落幕之后,能够留下一份丰厚的图像文化遗产。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老师。刘老师您认为这次新华社将会为广州亚运会留下什么样的一份答卷?

    刘大伟:两年前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已经完成了一份非常完美的答卷,两年过去了,新华社在这两年当中,在新闻摄影特别是体育摄影领域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在广州亚运会将会留下充满视觉冲击和独特视角的新闻图片,一定是一份让读者满意,让亚奥理事会,让广州亚运会大家都满意的答卷。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官方摄影队为广州亚运会留下更多更美的历史时刻。非常感谢刘老师作客新华网,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关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7-12 15:42 , Processed in 0.08187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