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埃普斯博物馆成立于1860年,是世界上最早及最大的与摄影史有关的博物馆之一,但是博物馆真正快速发展开始于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可以用数字给博物馆下一个概念,博物馆存有约三百万幅影像作品,五千余部摄影器材。从古老到现在的数码时代,所有重要器材发明及摄影技术都在博物馆内有展示。那台最古老的相机,也就是尼埃普斯发明的相机,给博物馆一个正统性。正因为如此,博物馆希望继承并发扬尼埃普斯的精神。那么,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个博物馆的创始人——尼埃普斯。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 尼埃普斯1765年出生于法国,是法国著名的发明家,被世人提及最多的就是他的摄影发明。尼埃普斯一生都献给了发明创造,当他第一次把光线停留在物体上的时候,摄影也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了。尼埃普斯和达盖尔合作研究摄影术,但是却因为时运不济和早逝,以至于说到摄影术的发明时,现在众口皆知的摄影技术是达盖尔银版法。尼埃普斯在穷困潦倒中病逝,把一切付诸于摄影,却未得到应有的地位,所以为了纪念尼埃普斯,他的家乡成立了这么一座影像博物馆。除了这座博物馆之外,尼埃普斯的家乡可谓一座图片的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图片,这是一场视觉的旅程,也体现了尼埃普斯博物馆的经营理念:图片的分享! 现任尼埃普斯博物馆馆长弗朗索·萨瓦尔从1996年开始接受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作为一名摄影研究者和摄影批评家,希望带领博物馆的整个团队不仅从艺术史、人文科学方面去思考摄影,还要从历史的方面来审视摄影。对于萨瓦尔来说,摄影不仅仅是手与机械之间的关系。 摄影的过程是一种变迁 尼埃普斯最初选择承载图片的媒质是金属,就像是一种版刻,他使用这些金属媒质完成了图片的复制,这也是今天我们所有摄影师在做的事情——对图片进行复制,这充分说明了图片的机械复制性。摄影辩证的关系不仅存在于摄影的表象、器材、拍摄瞬间及图片再次复制之间,还包括了图片的管理、传播及交流等等问题。博物馆不能只是把摄影视为一种简单的工具和汇集,摄影史也不能被简单的概括或总结,我们不能把摄影归结为简单的用途或一种社会功能,我们在使用不同的方式实践和运用这个发明,它还体现了很多社会职能。 本次连州摄影节展示了百余幅博物馆收藏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将早期拍摄的摄影作品做了展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全新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摄影是如何由人来支配的,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博物馆的旨意是希望大家认识到摄影本身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与摄影混在一起的,它的诞生与市场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摄影是由四部分组成的,拍摄者、拍摄器材、被拍摄物、照片,这四部分从人的主观意识到机械图像的多面性、多样性形成了摄影空间的一个轴。作为一名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大家都认为自己在实践摄影,有权利对摄影做出一些评论,实际上,摄影本身是有一种抵抗能力的。萨瓦尔认为,我们都觉得懂得摄影,对摄影有一定的认知力,这是因为我们非常接近摄影,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摄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无论是从工业史、化学、技术等角度考虑,还是从历史、人文、科学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并不完全明了隐藏在摄影背后的真实。摄影进入博物馆是必然的事情。它的使命让参观摄影博物馆的人对摄影有个更中肯的认知。摄影本身还有一定的后退性。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事物,并不等同于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东西,这两个看的概念和层次是不同的,这属于摄影的暗示,我们不能客观清晰的了解事物的本质。当我们看到拍摄的结果时,实际上我们寻找的是在拍[FS:PAGE]摄过程中看不到的东西,例如,照片的感光,拍摄者的选择等等。所以整个摄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变迁。 参观摄影博物馆的人更多的感受应该是失望。因为,在他们去博物馆之前,大脑中已经构思好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另外,他自己实践摄影,因此他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种矛盾性,而正是这种矛盾性,让他不能更精确客观的去总结摄影,所以失望会多于惊喜。 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让摄影博物馆转变为一种“数字图片银行”。现今的尼埃普斯博物馆有大约16万被数字化的影像资料,实际上也延续了尼埃普斯博物馆的理念。这不仅让照片的传播更为便捷,照片数字化同时赋予一些不为人知的古老照片新的生命力,增加了无限的可能性。
被艺术左右的摄影
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摄影经过了不同的阶段。在摄影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对摄影的描述继承和使用了一些油画方面的词汇。所谓的艺术摄影,在那个时候就被定义为“漂亮的照片”,当时很多的摄影作品是用绘画的评判标准来衡量的,而非从摄影技术性角度进行衡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摄影也得以复制和传播,摄影慢慢在西方社会变成了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式。于是,影像的展示和收藏与艺术市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在艺术市场上的照片,包括新闻照片、老照片、科普照片、体育照片及当代摄影作品混杂了一起,人们用同等的标准去衡量、评定。实际上,无论从技术上来讲,还是从历史的发展方向看,这些照片是不相同的。摄影本身的特质是依附着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一个新媒介,而摄影市场形成了一种机械性,将一些非常罕见的事物普遍化。 由于艺术市场对摄影的影响,人为的制造出了照片的稀有性和有限化。实际上,这与摄影本身的重复性有所违背。艺术市场一直在追求照片本身,而忽略了作为母体的底片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尼埃普斯博物馆拒绝接受以市场为标准所总结出来的摄影史。在尼埃普斯博物馆的收藏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博物馆不喜欢的摄影作品,还包括了一些家庭照片或者被认为是没有用的照片,这些对研究摄影史很重要。尼埃普斯博物馆反对美国人所建立的市场和收藏价值观念。博物馆提倡把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媒介来发扬,从摄影和技术的发展角度去思考摄影。摄影的生命力非常强,甚至比艺术的生命力还要强。摄影有自己的尊严, 没有必要用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它。这也是作为馆长的萨瓦尔先生想建立的标准。 萨瓦尔的“标准” 当尼埃普斯拍摄下第一张照片时,这个举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转变,直到今天,摄影与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没有必要借助艺术的衡量标准去挖掘摄影意义。我们应该用观察世界的方式来观看摄影,这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事情。作为摄影博物馆,萨瓦尔并不反对摄影家以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也会邀请他们到博物馆做展览。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专家应该是熟悉摄影组成的人,可以控制摄影,同时有领域概念的人。无论是在技术、拍摄主题、拍摄方式上不屈服于市场图像的人。市场赋予图片一些没必要的附带条件,所以在世界各地我们看到的图片几乎都是相似的,这样的图片会让人变的更愚蠢。很多图像都是受理论控制的,更希望看到位于被控制的层面之上的图片。如果将问题简化,摄影师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了解摄影、理解摄影,收藏摄影,世界会变得更多彩。作为摄影师,到底要去拍什么、为谁拍、拍摄目的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尼埃普斯最初的观念就是要将照片大众化,与大家分享。博物馆有责任建立一种道德观和价值观。一个好的博物馆并不[FS:PAGE]在于收藏的作品多么丰富,而是会思考所收藏的照片是为了什么而收藏,最终如何传播给大众,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赋予图片新的生命力。 有人曾说过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机械复制时代,摄影是机械复制时代非常典型的产物,它的产物应该更为廉价、更为民主,成为更容易传播的产品而被最广大的人群消费和使用。(文/李晶晶) 尼埃普斯博物馆馆长萨瓦尔接受采访 尼埃普斯博物馆图片展出现场 尼埃普斯博物馆馆长介绍馆藏图片
尼埃普斯博物馆部分收藏作品欣赏: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3 04:19 , Processed in 0.0163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