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摄影师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傅欣]

2010-12-24 15:59| 发布者:| 查看:730| 评论:0

 主 持 人:郭丽娜(以下简称“郭”)
 访谈嘉宾:傅 欣(以下简称“傅”)

  郭:首先恭喜您获得了“PPA国际职业 摄影大师奖”,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您觉得现在广告摄影比拼的是什么呢?

  :除了前期的创意策划之外,整个制作团队的协作是最重要的,各环节工作不再是摄影师一个人的事情,每个环节都需要更专业,专一的人员进行分工。其中统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郭:您是怎么看待摄影后期的?后期在商业摄影里的比重是怎样的?

  : 摄影进入了数码时代,摄影的后期调整,修图比传统胶片时代,更加便捷有效。但这并不是给摄影师依赖后期的一个最佳借口,优秀的摄影师,会尽量靠前期拍摄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一张不需要后期或者少后期的作品,是值得摄影师骄傲的。但作为商业摄影来说,为达到的目的就是客户的认可和满意,同时作品的制作成本会是越低越好,效率是越高越好,后期在整个摄影过程的比重也就要因上述情况来综合考虑。

  郭:从您个人来说,您觉得经营摄影公司最大的困难来自哪方面


  :作为内地成都的一个商业摄影机构,我感觉经营最大的困难来自内地客户的意识问题和观念问题,比如:内地很多客户愿意花费几万给自己拍一套婚纱或者艺术照,但给自己的产品拍摄几千元都舍不得花。另外有些客户盲目认为外地或者国外的摄影机构就一定比本地的摄影机构好,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吧。

  郭:您会如何根据市场特点制定自己的经营策略?经营理念是什么?


  :我们目前的经营策略是拍摄类型多元化发展,这也许在其他城市会感觉不太专一或者专业,但这是目前成都的生产型企业相对较少的情况决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生存与经营。当成都的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后,我们会相应调整选择其中最适合我们的拍摄领域。我们的经验理念和很多企业一样:服务和品质,另外引导和改变客户观念也是我们一直做的。

  郭:和客户打交道,沟通起来有什么技巧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傅:提前了解客户,为客户所想,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考虑。最重要一点是真诚的态度。

  郭:对于商业拍摄和个人创作之间您如何平衡?抑或是根本没时间个人创作

  傅:商业摄影的经营和日常的琐事占去了我日常很多时间。拍摄商业摄影项目时因为效率的问题,很难在其中兼顾个人的创作。实际上目前我个人的创作也基本停滞。这是非常遗憾,也让我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所以我也会在近期努力改变这一状态。作为职业摄影师,希望不要被忙碌紧张的摄影工作所折磨,还是要在摄影中多一些享受。

  郭:有没有自己最欣赏的作品

  :我在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自己喜欢的作品,但没有最欣赏的。

  郭:当前高校商业摄影的教育以及商业摄影培训所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傅:我对高校摄影教育课程了解一些,但不能代表全部。我认为目前高校商业摄影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脱节,不能快速直接进入社会进行有效工作。这个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没有好是商业摄影老师,普遍都是搞理论和做其他类型摄影的老师或者说是爱好者在给学生讲课。如果老师都没有真正丰富的商业摄影经验,或者对现今商业摄影操作流程的熟悉,谈教育是很困难的事。摄影培训在这方面有时候相对还要好些,能请到一些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教学,但摄影培训学校的问题在于时间太短,学生只能浅浅的过一遍。

  郭:能谈一谈当前国内商业摄影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吗?

  傅:目前国内商业摄影现状我了解得并不全面,我只对我所在地区了解更多一些。我谈谈成都地区的现状:商业摄影师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客户老是把商业摄影师同影楼摄影师划等号。培养一个影楼摄[FS:PAGE]影师也许一年就可以,但合格的商业摄影师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独当一面。成都商业摄影师的生存空间并不理想,很多商业摄影师坚持不下去,往往都会转作民用 人像摄影了。客户目前很多还分辨不出90分和60分作品的区别。不过随着成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我们还是感觉成都市场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越来越多客户开始认可优秀商业摄影师及其作品的价值及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效益。

  郭:能具体分析几个商业摄影实际案例吗?

  傅:这是一张这次PPA会员展入选的一张作品《一个人的晚餐》。是麓山国际2号会所餐厅拍摄的商业用图。

 


  在拍摄前首先确定了一个模特演绎多人的方案。在服装准备上准备了5套衣服,拍摄前,5个工作人员先模拟模特位置动作,进行定位调整,确定以后,模特分5次换衣服,进行动作拍摄,最后拍摄一张空场景图,后期修图师把6张图片精确合成,包括酒杯中的红酒,都是合成的。灯光使用的是持续光源进行布光。

 

 



  这两张图片是为一个汽车集团的收藏品拍摄的一组日历广告。一共2组,第1张是“时尚”系列其中的一张,第2张是“风云”系列中的一张。这次拍摄时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主要是要求高,时间短,工作强度大。每组都需要拍摄13部车用于12个月和封面,也就是26张图片,因为每辆老爷车都不同,又选择了外景的拍摄方式,所以场景变化很大。“时尚”系列用了2天在相距几十公里远的2个地方进行拍摄,“风云”系列在一个地方,一天选景拍完13部车,因为已经是在12月初进行的拍摄,所有天黑得很早,每天工作时间大概就在10小时内必须完成。也就是说每部车拍摄的时间是很短的,连灯光,换场地拍摄,服装化妆平均40分钟左右。这要求需要很多工作人员的配合默契,除了摄影组,化妆造型组,甲方还有一个庞大的汽车维护组,拖车组,洗车组,供电车组在现场需要统一协调。拍摄前3天我们才第一次和甲方接触,3天时间完成方案,选模特,选景,道具,服装一系列的工作,对当时的我的工作室来说是最大的一次挑战。完成这个单子后,我好好的睡了一天。

  第1张是“时尚”系列中我最满意的一张,我在一个老火车头的旁边设计布置了一个火车到站接送人的场景,雪铁龙盗匪车为了更突出,蒸汽机车处放置了大量电影用的烟雾,唯一的后期合成工作是我在画面左上角合成了我用小DC在昆明旅游时拍摄的海鸥。让画面更加动感。

  第2张是“风云”系列中后期最多的一张,车是当年彭德怀元帅被贬成都时的座驾吉姆,为了让画面更有政治风云变化的感觉,我的设计师在画面合成了风雨欲来的乌云,广场地面因为太脏,换了整个石板地面。其实作为拍车来说,这两张还不够精致,但作为效率,我对这次拍摄很满意。(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3 04:18 , Processed in 0.0167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