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她就这样一直在看着天空,似乎那里才是她的世界,而这里,她说:“我只是来一下,这就回去。”
她有大大的眼睛,却让你无法完全看清楚她斑斓的内心世界;她有浓浓的眉毛,让你无限赞叹介于眉宇间的那些只属于她的小智慧;齐眉的刘海,让你不能抗拒跟随着她散在风中的青春气息;她性格内敛,让你无法从初识的言语中了解更多讯息,这就是唐文静,抓住八十年代尾巴出生的小女生。
“可以约个时间和你聊聊吗?”
“我想我可能过于被关注了。”她眼望四周,目光在我们身上停留的时间没有超过10秒,似乎在躲避着什么,或是寻找着什么。
“只是随意聊聊就好。我们互相留一下联系方式吧。”
“我的手机号是多少?我记不得。”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了她的诚实,还有些许的无奈。
“那好吧,我告诉你我的号码,你打给我一下。”
这就是唐文静,一个不愿意被过多关注的小女生。
好多好多的意外
“这次展览的策划人怎么发现你的?”
“这是个意外。”
她喜欢博客,也喜欢豆瓣,因为这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还有让她迷恋的图片和音乐。一次偶然的留言,一位摄影师发现了她,接着,费大为看到了她和她的那些心情照片。依然是通过网络,开始了不停的寻找。
“你是这次摄影展的亮点,海报都用了你的照片。段煜婷说你是个天才。”
“我一直对自己没自信的,有人说我是天才,我会感觉不舒服。被人说成天才的时候,别人会用各种眼光关注你。你到底有什么才能被称之为天才呢?不会是所有人都觉得我是天才。”
被突然称之为“天才”,文静显然还不太适应,她用手不停的拨弄着齐眉的刘海。她要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还有毕业设计要做,马上又要找工作了,她有点茫然,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曾经想要借暑期时间打工,结果只工作了一天时间就没有去了,可能是受不了那么多的束缚。
“妈妈跟随女儿一起来,怎么看这次展览?”
“她给了我一个惊喜!”
为了来参加这次摄影节,妈妈和文静做了很多的沟通工作。作为家长,她不放心自己的孩子离家这么远,去参加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活动,担心外面坏人太多,孩子太单纯。另外,在这次展览之前,妈妈根本不知道文静还拍照片,传上了博客,做了那么那么多她不知道的事情,看到展览的一瞬间,妈妈惊呆了,原来这才是自己的女儿,一个从来不了解的女儿。妈妈说以后会继续支持文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希望她幸福。
“怎么看待这次的展览?”
“图片对我来说,也是个意外。”
她对图片有狂热的追求,曾经一度迷恋过许多摄影师的作品,成名或者不成名的。未来是个图片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图片,它们将成为一种符号,所以摄影师这个称号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许多摄影人被记住,还有更多的人被遗忘,但是文静说她不会只是路过!这句话引起了我心中一阵波澜,为她小小年纪的“豪言壮志”而感动。
关于费大为
 [FS:PAGE];“这次的展览完全是由费大为老师的团队策划的?”
“费老师很用心的,展览有关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和我沟通。我来这里就是想看费老师,他为这个展览做了很多努力,花了很多心思。还有段煜婷老师,他们好辛苦。”
费大为选择了一种笔者认为最适合展示文静作品的方式——小灯箱,它们不规则的排列在一起,彼此相连,却又彼此独立。每个灯箱映衬出不同的色彩,就像电影一样,一个接一个的为观看者讲述着属于花样年华的女生的梦。
“怎么看待费大为老师?”
“刚开始费老师通过豆瓣联系我,我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在班里大喊,谁认识费大为?然后就上网查了些资料,才知道这是真的。”
后来,他们就一直通过电话联系和沟通,为了能让文静来参加摄影展,费大为和段煜婷还将摄影节的政府审批文件传给他们看,证明这个事情是真实可靠的。一切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让文静能来参加摄影展,一切的工作都是希望能让这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见光”。
“之前都没有见过费老师本人吗?”
“开幕式的时候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就答应了一下。我跑过去看到了费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很激动地拥抱了他,接着就发现好多人在周围拍照。”
她很不适应被一群人围在场地中央,与这么多名人站在一起,被四面八方的长枪短炮围攻。于是就保持了文章一开始的姿势,在开幕式结束后,独自走进了展场,似乎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关于媒体
“媒体都很关注你吧。”
“他们没有我的电话,也不知道我住的地方,我也不高调。”
如果不是开幕式上的那个拥抱,我们也不可能注意到这个小女孩。
“受到这么多关注,会影响你的生活吗?”
“他们没有影响我的生活。我们学校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只是寝室的几个好朋友知道。而且我还要学习,拍照是我自己的事情,我没有必要宣扬。被关注之后,感觉就好像心被揭开了,赤裸裸的了。”
媒体的记者会问她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文静之前都没有想过,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不过这也不奇怪,从一个平凡的女孩子一下子成为了摄影节的亮点、众人关注的对象,能应付自如的又有几个呢?所以文静觉得别人问她的问题都很奇怪,甚至有时她会反问自己,有这回事吗?有的问题是她自己不想多去做解释,她觉得即使说了也许他们也不能懂,还是不说的好。
关于摄影
“你怎么看待摄影的?”
“我没有专门去学过,这只是我的爱好。当你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的话,你就会疯狂的爱上某些东西。我很喜欢照片,甚至更喜欢别人的照片。看到好的照片,就会像见到好吃的一样好激动。看别人的照片,我会沉浸在他的世界里,然后开始怀疑自己。看到好的图片,我会觉得很纠结,恨不得自己就是这张图片的摄影师。有时候也会被自己的照片惊呆,这是我拍的吗?我只是希望用照相机来记录我的生活,并不是只有艺术家或者摄影师才有资格拿起相机拍摄的。”
“想过去学习一下专业的摄影知识吗?”
“如果刻意去学习的话,可能我就没那么热爱,我更喜欢从身边的事情中去学习。我想不一定只有大师或者国外摄影师的作品才能教[FS:PAGE]给你知识,你真正在内心吸收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都是我学习的对象,那些我从来没有看过的色彩、构图、形态。每个人都是个小星系,每个人都能发现一些东西。”
“为什么选择拍自己的?”
“女孩子都喜欢漂亮啊。有段时间我疯狂的迷恋唇彩,我有各种颜色的唇彩,不过我现在不爱它们了。我学过画画,对图片特别狂爱,我也很自恋。情绪化、兴趣夹杂在一起,你就会萌生做一些事情的想法。当自拍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成瘾,就像喝茶,成为了一种习惯。自拍其实是自恋。其实我特别喜欢偷拍,但是我觉得是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我很少那么做。”
“你可以为我们解读一下自己的照片吗?”
“灵感是从我内心而来的。我喜欢随着心情去做我的照片,看到以前的照片,我会问自己,这是谁啊,这是我吗?然后就把它们扔到一边,不去理睬了。有时候照片是过去拍摄的,但是到现在才发现它的好。很多人问我最喜欢什么照片、最喜欢用什么相机、最........我觉得这些问题不适合我,我想法很固执,不希望别人把我的想法做另外一种解说。这些照片都是情绪化的产物,我也很敏感,所以当情绪被宣泄出来的时候,我是不愿意回顾的,我会进入生活的下一个阶段,所以我也不了解我的照片。”
“怎样在照片中表现你的情绪化呢?”
“色彩有它的情绪化,黑白也一样。色彩的组合会带给你莫名的惊喜,很多东西是要从细节看的,不能以偏概全,单一的某物不能代表什么。某些东西是无意间积累的,不需要刻意去做。很多东西都区别于细节。”
“有你最喜欢的照片吗?”
“没有我喜欢的照片,自从被发现和展览之后,所有的照片都不属于我了。”
关于展览
“你喜欢用小灯箱的这种展示方式吗?”
“他们很认真,做什么都要和我商量。费老师提议做成小灯箱,我觉得很费钱,但是最后还是尊重了他们的意见。但是我不希望把照片摆的太整齐,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个整齐的人。”
“展览中几乎没有文字说明。”
“我只是随心的去拍摄了一些照片,选择了其中一些做展示。我刻意避开了文字,那些都是一些私人情绪化的记录。我有很多博客,一些是以图片为主的,一些是以文字为主的,但是一般我写过的博文我都不看,我不敢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东西越多,会变得越敏感,越情绪化。”
“我只是个小孩子,刚学会走路挥手,说是舞蹈,未免好笑,但却有那么个意思,嘿,不过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什么的形式影响我拍照的方式。世界上有好多摄影师,很多照相机,也有很多可记录的,同时随时而来的也有很多摄影理论。在我看来,尊重,是最基本的一点。一切都是时间的选择。”——这就是唐文静的小世界。(文/李晶晶 摄影/唐文静)
唐文静摄影作品欣赏


&nb[FS:PAGE]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