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中国,是当下最重要摄影使命(组图)

2011-1-22 16:44| 发布者:| 查看:490| 评论:0

看清中国,是当下最重要摄影使命(组图)

  骆丹北方南方系列之一。

看清中国,是当下最重要摄影使命(组图)
骆丹318国道系列。
  颜长江

  在318国道上,骆丹路过我老家湖北荆州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一个裸体的精神病男子,走过城墙前的草坪,草坪上的人们,好像习以为常。《城市画报》发表了后,引来了荆州一位网友的抗议。他的意思是这张图片损害了古城的形象,“那位无辜的精神病患者完全是猎奇心理的牺牲品”。

  对此骆丹认真作了答复:“在荆州,我看到那个一丝不挂的人,我把他看成这个疯狂世界的一种化身,一个缩影,我很严肃地拍下这张照片,我至今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张照片。从我内心来说,没有丝毫的猎奇心态,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人性的瞬间……他出现在荆州城下仅仅是一个偶然而已。”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是站在骆丹一边的。因为我有时就是一个精神病人。我看这张照片,就想,如果我这样走在那里,也是很痛快的事情。天体,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快感。

  这并不表示着负面。只是正面的反面。正面是人为规定的共同认知,有一定伪装性,但未必真实。所以,阿勃丝也说,她在那些稀奇古怪的人身上,看到了更多的人的美好。

  我认为,看清中国,是当下最重要的摄影使命,这一点并没多少人认识到;究竟如何看清,是另一个问题,更难解决的问题。比如,那个网友和骆丹有各自不同的荆州城。中国人目前在这种“观看”上是分裂的甚至对立的。

  骆丹的第一个作品、第一本书《318国道》,有大量类似的作品,可以说,他重在一种批判性,针对的正是那位网友所映出的主流价值!我喜欢这种批判,何况他的批判有一种准确性。他的意义,如同当年的弗兰克和阿勃丝之于美国,是很重要的。

  当然,因为和骆丹相似的摄影多了起来,再返看国道系列,就不免觉得多了一些“怪力乱神”,作品有一种新闻性。事实上,我在路上经常行走,也易于摄取这些让人惊奇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一些画面,能否交付我想表达的终极的意义?

  因此,批判型摄影是否一定要持续下去?是否是全面的世界?在深刻的刀之外,我们是否一定要排斥美感的花朵?这是个问题,是文化人的问题,还不仅仅是摄影的。

  当你第一次上路的时候总会有一种主观情绪,思考总是在行动的后面。所以,我更看重他第二次行走、也是第二本书的《南方,北方》。

  这个作品,就有了寻常得多的场景和人物,但是,寻常不等于平常,照片拍得相当好。首先,它的色调迷人,总是清雅、晶莹,而它的人物与现场有同样的气质;快照也转为静态为主,有观察、面对的感觉。很明显,骆丹的果敢批判在此走向沉静的、温暖的观看,虽然依然有整体的悲伤感,但里面的人与物象都充满尊严与美好,使悲伤升到悲剧的层面,而不只是一场闹剧。这已经超越了情绪,更有一种客观性。这其中,就有了建构中国人精神的一点点努力。确实,要解决当下的精神困境,不能只是抱怨,而是要努力去寻找路径,并给新的精神圣殿添砖加瓦。此时,这种田野考察似的行走,要远远比书斋学术更有道德意义、使命感和学术上的可靠性。
 
 当前世事晦暗不明,读万本书绝对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已受够了当前学术陈陈相因的分不清原创抄袭的纸上流传,不直面生活仍然是中国文艺的病原。能看到这一点的文艺家并不多。这是我对摄影界很自信很尊重的唯一理由。湖北是骆丹两次行走的交汇之省,我想,他一定经过了黄梅。当初慧能来到这里拜谒五祖弘忍时,介绍自己是岭南人,五祖笑他是南蛮子,他就答道:“人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这是一句很精彩的话——

  南方北方,地可以分南北,人性其实都一样。我们不可有分别之心,一个裸体的疯子,和一位衣冠楚楚的白领,不过都是生命。将这个世界的万物,等量齐观才是正道。眼前看到的,如佛陀所言,全是梦幻泡影,我们逼视出的世道人心,才是本质本相。如此,才叫拍了照片,才在路上得到了全面公平的标本中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3 18:02 , Processed in 0.0177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