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买买提·沙吾提是农三师伽师总场的一名少数民族连长,在农业连队工作27年,先后多次被伽师总场和农三师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仆、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先后在基层连队从事不同岗位,在连队当任过技术员、副连长、连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坚持科技理论学习,不断地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加快知识更新;坚持规范化管理,各种制度建立;坚持务求实效。坚持身先士卒的影响力,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讲求实效,带头实干,起到表率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民”打成一片。坚持党性修养,廉洁从政。在伽师总场只要提到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大家都会伸出大拇指来夸“亚克西!” 临危受命 一连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的单位,相对贫困。连队干部认为以工作开展难度大、单位远、报酬低等借口,想趁班子调整之际“撂挑子”。2004年2月,努尔买买提·沙吾提时,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为了稳定人心,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多次跟各干部交流谈心,希望大家拧成一股绳,苦干三五年,带领广大职工脱贫致富。经过再三地做思想工作,连队干部的心定了、气顺了,队伍稳了。为了让一连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寻找一条富民强连的好路子,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带领一班人走连串户,寻富民良策,最终把致富的思路锁定在了扩大设施灌面积和发展特色林果、畜牧业上。 苦难重重推广新技术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一连发展的瓶颈。在全场条田化暂告一段落之际,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又带领大家掀起了中低产田改造的热潮。 起初,一些职工不理解,各生产组之间也矛盾重重,努尔买买提·沙吾提不得不多次召开协调会,主动到职工家里解释,处理问题。每天早晨6点出门,晚上10点才回来。整整3个月,带领全连干群硬是把3000多亩的低产田,改造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配套”的良田。同时,在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这些良田当年就铺设了滴灌。 在带领群众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努尔买买提·沙吾提还特别注意设施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刚开始,职工根本不接受设施灌,有的职工还拦住拖拉机不让操作。他们的理由是:从老一代到现在,都是用满灌农田的方式来压碱。如果使用设施滴灌,作物所需要的水份能够? 没办法,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只好把连队职工召集在一起,看科教片,学技术,但依然没有人接受。无奈之下,只好把连队25岁左右的30个小伙子召集在一起,开始了示范推广。 春耕春播结束后,这些人的棉花长势非常好,由于上游缺水,不能满足农作物“满灌”的需求,那些依旧采用“满灌”耕作的职工棉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旱,影响了棉花产量和收入。年底兑现时,采用设施灌的人每亩地多了600-900元。从第二年开始,设施灌技术便在一连得到了推广和普及,职工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7500元,比原来翻了一番,成为全场的典型。 职工的贴心人 从2007年开始,伽师总场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理调整,全部步入发展轨道,一连的大部分职工也都走上了致富路。但是做为一名连长、共产党员,努尔买买提·沙吾提经常说:“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工徐照伍夫妇, 2002年在一连承包了80亩地,由于缺乏资金,舍不得投入,产量特别低,每年挣不上钱,日子一直过紧巴巴的,成了连队的低保户。努尔买买提·沙吾提看这两口子踏实肯干,又肯吃苦。2005年,他从家里拿出给女儿准备的4万元嫁妆款,帮助徐照伍家购买了一台350型打药车,夫妻俩积极肯干,打药,施肥的技术很好,其他职工也经常请他们帮忙打药、施肥。一年下来,光机车就净挣了23000元。资金宽裕了徐照伍对自家的承包地舍得投[FS:PAGE]入了,当年纯利润达3万多元。2010年,徐照伍夫妇机车和地里的收入超过17万元。 阿里木·卡迪尔是2006年承包土地的新职工,农学专业专业毕业,没有足够的资金。2007年,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召集职工大会,给阿里木·卡迪尔调整了条件好、肥力足的25亩地种植,除了他自己凑的1万多元以外,其余的投入都由努尔买买提·沙吾提承担,并在技术上给予跟踪帮扶,阿里木·卡迪尔在地里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直播酸枣成活率96%,套种棉花长势喜人,亩产410公斤以上,当年有了5万多元的收入;2008年,棉花纯收入2.5万元,红枣纯收入1.8万元;2011年,红枣纯收入30万元。他说:“努尔买买提·沙吾提连长,我可能到现在还是一个穷光蛋。” 近4年来,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帮扶困难职工16户,累计帮扶资金达8万元以上,在他的帮助下,连队的困难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都走上了致富路。在帮助本单位困难职工的同时,努尔买买提·沙吾提从2000年开始,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累计金额达25000元。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始终如一,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当成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2004年至2010年,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利用讲党课、召开职工大会等机会,宣传法制、民族团结等知识15场次。平时,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他都坚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 2004年初,一连汉族队时全场唯一一个没有全部通自来水的单位。10户汉族职工的住所离连部8公里,前几任班子都没能解决他们的生活用水难题。上任后,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多次找到社区,联系铺设管网事宜,最后因为管网线路太长场党委终于答应,所有材料由场里统一提供,连队负责挖沟、填埋等工作。高兴之余,努尔买买提·沙吾提发动全连职工,一天就挖通了全部管道,三天所有就结束了全部工程。这年9月,10户汉族终于结束了靠拉水吃的日子。后来,这条连部通往汉族队的路被大家称之为“团结路”。 20多年来,努尔买买提·沙吾提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为了实现当初入党宣誓时的承诺,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忘我地工作,用一颗赤诚的心为职工找出路,谋福祉,成为苦水滩上的一颗闪烁的星星。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3 04:17 , Processed in 0.12557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