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空间》11人大画幅黑白摄影联展4日开幕

2011-6-5 14:06| 发布者:| 查看:558| 评论:0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中央公园手握玩具手榴弹的男孩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戴着面具的女人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有异装癖的男人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哭泣的男孩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巨人症患者和他的家人
黛安·阿布斯摄影界的梵高
布鲁克林的一家人(年轻夫妇的儿子是个弱智儿童)。
根据黛安·阿布斯生平改编的电影《皮毛》由妮可·基德曼主演。

  根据黛安·阿布斯生平改编的电影《皮毛》由妮可·基德曼主演。

 

这是历史上第一位被指责为“不道德”的摄影师。在她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摄影师以这样的眼光审视世界:完全没有美感,并且几乎摒弃一切技巧,用一台简单的6×6正方形照相机,对准那些通常被人们认为“畸形而怪诞”的人群,孜孜不倦地挖掘世界和人性的黑暗角落。40年前,她在卫生间的浴缸里终结了自己的生命。生前,她的作品很少有机会得到展示,不多的几次展览还被愤怒的人们狂吐口水。而今天,她的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和英国泰特美术馆等世界一级博物馆收藏。黛安·阿布斯,今年是她逝世四十周年,美国洛杉矶古根海姆博物馆正在为她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回顾展,缅怀这位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摄影师,摄影界的梵高。

编译及图片整理金叶

黛安语录

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我们有这种倾向是很怪异的,然而由于我们不满自己的这种天性,就创造了另外一套伪装。我们伪装起来,向世界发出信号,让别人能以一种特定方式来了解自己。但是在你要人们知道的你,和你无法不让别人打扰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就是我一直称之为意图与效果的裂缝。

关注畸形人的摄影师:

“他们是生命的贵族”

黛安·阿布斯192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犹太商人,母亲则是纽约第五大街一家皮草店老板的女儿。黛安在安逸的上流社会中长大。然而在她的回忆中,那样的生活并无幸福可言:“孩提时就使我备受折磨的一件事是我从来就不觉得有过困境。我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笼罩,我所能感觉的只是不真实而已。”

因为受困于这种“不真实”带来的痛苦,黛安小时候第一次遇见畸形人就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她会刻意大街小巷中搜寻他们的身影,甚至跟踪他们,想要搞清楚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18岁那年,她如愿和15岁时一见钟情的男孩亚伦·阿布斯结婚了。亚伦是一名服装摄影师。在他的影响下,黛安爱上了摄影,并且成为了亚伦的助手。他们很快成为时尚摄影行业内的佼佼者,但这并不是黛安想要拍的东西。为了寻找自己的梦想,她停止了和丈夫的合作,并在35岁的时候师从莉赛特·莫德尔,然后她用了一段时间,慢慢明白自己一直想要拍的究竟是什么是那些“邪恶的东西”。

她会为了拍摄大街上的一个盲人乐师而跟踪他许久,或者在深更半夜搜寻巨人症和侏儒症患者的身影,她去畸形生物博物馆拍摄畸形人,还到陈尸所去为尸体拍照。她混迹于下流社会,成为贫民窟、妓院、或者变性人旅馆的常客。为了能够拍摄到畸形人,黛安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愿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参加他们的天体露营会。

对于为什么不喜欢拍摄那些温润美好的事物,反而总是热衷于拍摄畸形人,黛安曾经这样解释:“畸形人有一种传奇性的特质……大多数人都惧怕在生活中遭受创伤,而畸形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创伤,他们已经通过了生命的考验,他们是生命的贵族。”

黛安的作品总是黑白色调的,影像中的人物毫无畏惧地瞪视着镜头。在正常人的眼中,他们是异样的,但他们的目光和神情却强大地震慑住了“正常的”我们。他们仿佛是在用自己毫不掩饰的纯粹与真实,撕裂了生活玫瑰色的伪装,狠狠地敲击着每一个人心中的面具。

经典作品曾被观众大吐口水

在上世纪60年代,黛安的这种摄影风格被看做是反艺术伦理的,人们认为她缺乏仁慈之心,是“不道德”的。

她有一件很有名的作品,拍[FS:PAGE]摄于1966年,拍的是一名年轻的爱穿异性服装的男子。这名男扮女装的男子头上戴着塑料发卷,脸上涂抹着化妆品,这让他看上去更像是个女人。这张照片是用特写镜头拍摄的,有极强的光线效果,在易装男子漆黑的眸子里面,你可以看见黛安的相机的光线,还能看见照片中人苍白皮肤上每一个细微之处。用四十年后的当代人的目光来审视,这也许算不上是什么离经叛道的照片,但是在黛安生活的年代,这却是要命的做法。人们毫不掩饰对这张照片的抵制和反感。1967年,当这张照片在纽约当代美术馆进行展出的时候,很多人都冲着它吐口水。而在40年后,这张照片的拍卖价格已经高达188400美元,成为黛安的代表作品之一,相片中的男子也被誉为是20世纪摄影业“最伟大”的形象之一。

黛安用自己的一生去拥抱人生的怪诞,用一颗近乎于崇拜的心去和那些非常态的拍摄者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她的某些照片甚至让人觉得,她简直是在羡慕这些畸形人,因为他们勇敢地面对着自己的真实,在黛安的照片上看上去是那么神气、快乐、富有尊严和生命力。她像粉丝一样,长期地追踪一名巨人症患者长达十年……但就像黛安曾经说过的那样:“你永

远无法脱出自己的皮肤,进入其他人的身躯,别人的悲剧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你的。”这样的矛盾始终困扰着她。和自己的母亲一样,她患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后来罹患肝癌的遭遇,又加重了她抑郁的症状。她的前夫亚伦也抱怨说她“情绪波动非常剧烈”他们在1969年正式离婚。

黛安晚期作品的风格变得越来越诡异。她拍了一组名为《无题》的摄影作品,主题是低能儿们的舞会。其中一个戴着魔鬼面具的低能儿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黛安的死也一样让人惊掉下巴。1971年7月26日,48岁的黛安梳洗整齐,然后服用了大量镇静剂,躺在了公寓的浴缸里,割腕自杀。据说她用相机记录下来了整个过程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

电影《皮毛》:黛安爱上畸形人的“戏说”版本

2006年,根据Patricia Bosworth在1984年出版的关于黛安·阿布斯的畅销传记小说改编的电影《皮毛》上映了。事实上这部电影只截取了黛安生命当中一个很短暂的部分也就是探讨了她究竟是如何从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小姐,变成对畸形人有着独特癖好的摄影师的。这也确实是大众对这位与众不同的摄影师最好奇的一个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电影在解读这个谜团时,戏说的成分太过浓重。

在电影《皮毛》里,由妮可·基德曼扮演的黛安·阿布斯出生于上流社会,一天晚上,在黛安父母的家中,一个小型时尚皮草秀正在上演。一切都是如此精致和完美。但是黛安却觉得透不过气来。这时,她听到屋外有装卸货物的声音,然后她的目光被一个奇怪的人吸引住了,那是她的新邻居,由小罗伯特·唐尼罗扮演的一位名叫Lionel的多毛症患者。

她开始偷偷地观察这位名叫Lionel的怪人。再然后,她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他。他们开始在Lionel的寓所中频频约会,黛安用丈夫送给她的反光照相机为Lionel拍照……在Lionel的引领下,黛安抛弃了温暖富裕的家庭和两个子女。

再后来,患有多毛症的Lionel突然死于呼吸衰竭。为了寻找自己所爱的影子,黛安开始拍摄更多的畸形人,一个疯狂而异类的摄影师诞生了。

虽然在电影的开始部分,导演就已经事先预告了《皮毛》中Lionel这个人和相关情节都是虚构的,但电影的故事情节还是让许多黛安的粉丝抨击为太离谱。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6 21:04 , Processed in 0.0187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