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瞬间”:让影像照进现实

2011-6-14 16:23| 发布者:| 查看:702|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报

近期以来,“幸福”一词备受关注,“幸福感”从一种抽象的心理感受化身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写入国家和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继续改善国计民生,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幸福而有尊严,“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施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响应“十二五”规划号召,中国第十四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征稿伊始即在既往自由命题基础上,单独设立“幸福瞬间”主题,以期通过摄影留驻“幸福瞬间”,通过摄影人的镜头发现和捕捉“十二五”建设中的人民幸福感,并推而广之,彰显属于人类的这一特殊情感。然而,如何理解幸福,又如何将这一抽象情感通过直观的影像予以表达呢?

    “幸福”难解,镜头说话

    经过多年的“GDP崇拜”,“幸福感”的流行与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客中国政府网、新华网时,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何谓幸福”颇具关联。

    面对这个主观感受因人而异,具体情境又各式各样的难解的人类根本问题,总理笼统地回答网友说,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幸福难解,但回看不同的时代,大致还是能找到一些典型的图像,并由此折射出时代的轨迹——在革命与“继续革命”的年代,投入集体的怀抱,战斗在革命与生产的大潮中就是人们展现的幸福;改革开放之初,幸福则表现在精心的耕作和知识的宝库里;而在当下,从“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到“和谐民生”“幸福民生”,幸福成为施政导向。通过新农保试点推进,农村老人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到养老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居民超过12亿人;保障性住房正在加快推进,今年就将有1000万套开工建设等一项项具体工程的实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在一件件得到解决。幸福,在一项项惠民措施中变得实在而具体,变得越来越看得见、摸得着。而这正为“幸福瞬间”的摄影捕捉提供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机会,让幸福这一抽象情感的瞬间捕捉具有了现实可能。

    一个命题,N种参照

    近日,一张名为《幸福》(如图)的照片在网上蹿红。这张由网友金云钟张贴在摄影论坛里的照片经微博博主“萌动我心”6月7日推送后,短短两天内转发近8万次,评论1万余条。人民网评析认为,“在信息浩若烟海的网络世界,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的感情,那一定是最本质最直接的。正如这幅照片,当这位清洁工街头抱孙女鼻吻时,黝黑皱褶的脸庞如同菊花一般绽放了欢乐……于时光而言,它是纯粹劳动者的职业痕迹,你读得到风吹日晒的生存必须;于生活而言,这一刻,这皱纹却因个人的幸福化为一屡最动人的曲线,你听得到自己内心最温柔的心跳。这正是《幸福》的摄人心魄之处。”

    同样经微博传播,并广为观者备感幸福的照片还有一家三口手的合照。妈妈纤细的柔荑中捧着的是宝贝娇嫩的小手,两两合成心形,爸爸粗糙却结实的大手又把妻子和孩子的手置于掌心,托出一家人的希望,瞬间幸福蔓延。

    人们总结认为,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既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或许正是幸福的真谛。而结影于照片,幸福或许就是清晨落在枕边的一抹阳光,是承欢膝下的儿孙,是农作物收获的喜悦,是深夜阅读中的一句警醒,是无论何时露出的一丝会心微笑,是同窗聚首的默契眼神,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FS:PAGE]的真情……凡此种种,都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的体现。

    感受幸福,各有体味

    作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幸福终归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反映幸福的图片的产生和获得认可必是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被摄者或被摄场景的幸福感先要感染摄影者,然后通过摄影者的摄影技巧或能力完成瞬间捕捉,最后照片历经时空的转换,到达观众面前,进而将被摄者的幸福感和摄影者的被感染一并传达给观众,感染之,使之产生共鸣。而这个过程的成功演进必然考验着摄影者的捕捉能力,考验着摄影者通过图片实现情感传递的本领,更考验摄影者对幸福的理解深度。

    所谓感同身受,感受幸福。捕捉幸福瞬间最重要的是需要摄影者对幸福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对幸福的理解因人因事而异,幸福不可强加、也不可以被赋予,更不能被证明。

    据报道,中国近年来被认为幸福指数较高的一些城市,由于有宽阔的水域面积、大量的公用绿地,甚至传统的淳朴经验,这些地域的居民获得了更多工作和生活上的满足。然而拍摄这些城市的幸福感却并非易事,更别说很多地方近距离地采访拍摄已经演变成被摄者的好心配合。远观的幸福往往是一种臆测,衣着的华丽和开心的大笑往往是所谓幸福的表面。是走进生活,切身感受被摄者的幸福,还是抱着证明自己心中已有幸福概念的目的进行拍摄,摄影实践中的情感是藏不住的。

    幸福来自每一个生活的褶皱和平凡的细节,有奔涌的血流脉络,如此才能唤起人的某种共同情感体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幸福瞬间,需要将共通的感悟,细心的体味,外化为影像的展示,这个过程,体现的是摄影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关尔/文)
相关评论:晒幸福≠晒笑容   ● 朱颜

    近几年间,“幸福”这个词高频出现。中国第十四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征稿在既往自由命题基础上,单独设立“幸福瞬间”主题,势必又掀起一轮“幸福”小高潮。

    通过影像来展示幸福瞬间已有先例。2010年,央视“2011春晚我的幸福瞬间图片征集活动”,曾面向全球华人征集反映本年度中国人民生活面貌和真实感受的照片,最终评出的10幅照片让我们看到了陕北人酣畅淋漓地打着腰鼓,看到了百姓舞狮、抖嗡的精彩瞬间,看到了丰收的喜悦写在农民的脸上,看到了贴窗花、贴福字、喜气容颜挂彩联,等等。然而,通过镜头来展现幸福仅仅停留在将无数张笑脸“和盘托出”么?

    相信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遇到过《幸福是什么》的命题作文,也有五花八门的解读,怎么到了当下,用影像展现幸福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张张笑脸才能说明问题呢?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摄影人,面对“幸福瞬间”的命题如何去破题呢?

    你我皆凡人,任何人都有着在中华民族的大幸福背景下属于自己的小幸福。我们来看一位日本爸爸记录他小女儿生活点滴的影像:安静地牵着斑斓的气球,坐在小河边芳草丛的小小背影;鼓着脸颊吹散一朵蒲公英的侧颜;踮起脚打开高高的储物箱;冲着爸爸的镜头做着鬼脸;狼狈地吃着面条;甚至是荡秋千时翘起的一双脚丫……如此温暖的照片,自然,色调清新,充满幸福。几张移轴效果的照片,也仿佛让人进入到了梦境一般。有网友为这组照片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公主日记》,也有网友坦言,这些照片让他想到自己的父亲。

    “幸福瞬间”承载着每个人每个时间段的每个心情与回忆,平常的生活中就有不少值得留念的细节,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内心。也许,《公主日记》只是他们无数亲昵瞬间之一,如此幸福,却不仅仅是面对镜头的笑靥如花。

    然而幸福只拘泥于这些点滴么?当然不是,我们从另一位小女孩身上读到了别样的幸福——有本摄影集的主人公曾风靡一时,两岁的法国女孩蒂皮所选择的惊险生活,完全在“城市定式”想象之外。她与世界是这么相处的:骑在柔软温暖的鸵鸟背上飞跑,让小狮子穆法萨吸吮着手指午睡,赤身在河边以象鼻的喷水洗浴——蒂皮的历程并非一个浪漫故事,可她与自然和谐相亲的瞬间偏偏又那么形象生动地显现在眼前,可亲可赏,怦然心动,谁能说这不是幸福的瞬间?

    中国第十四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设立“幸福瞬间”征稿主题,目的是通过摄影人的镜头发现和捕捉人民幸福感,在这样的主题下,表现微观的、自己身边的小幸福的投稿作品会多而庞杂。但仅有感人的小幸福对于摄影人来说仍不够,在自己的小幸福中折射出大幸福,更会在评选时加分。

    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期“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新华社摄影记者费茂华选择了玉树地震题材的作品来展示艰苦环境中的幸福、新生活的希望,时尚摄影师颜志雄的“幸福童年”作品,则展示出简陋老屋里的纯真。

    如此看来,“幸福瞬间”可以反映平凡普通人的“小幸福”,也可以表现中华民族的“大幸福”,只要做到大事动人心弦,小事意味深长。可以是自拍,拍亲友,也可以拍周围的人、景色、动物、植物;可以拍亲情、友情,也可以拍患难之情、天地之情、大爱之情,及陌生人的群体之爱,如此种种可资表达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对画面的选择应不只拘泥于晒笑容才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7 17:34 , Processed in 0.0171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