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审判与大众暴力---------[孙慨]

2011-6-24 16:14| 发布者:| 查看:698| 评论:0

(来源:中国 摄影报  作者:孙慨)

    在许多重大新闻的传播与接受中,事实本身是一回事, 照片、影像所发布的信息及其产生的效果,极有可能是另一回事。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性侵案引起的舆论震荡,除了阴
谋论等针对事实的争论而有待最终的审判,卡恩戴着手铐被纽约警方反剪双手公开押送的画面,也已成为议论的焦点。当被押出警局的卡恩,桀骜不驯又似不屈不挠直视镜头的照片出现在全球媒体上时,法国人惊呆之余已经怒不可遏。巴黎人报以《卡恩被铐:照片的震撼》为题表达不满,前司法部长伊丽莎白·吉古抨击“该图片是残忍、暴力、野蛮和闻所未闻的”。撇开民族情感,批判者认为:被押送者尚未被判定犯有任何罪行,在媒体公开示众的做法,不仅侵犯了被告的隐私权,而且客观上协助受众建立了有罪推定的观念,对陪审团和最终的审判结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也有美国的司法人员认为,此举“就像猎犬叼着猎物让人拍照一样,很野蛮”。

  事态的变化,不单单因调查的深入而逐步推进,有一些影响的生成,正是由于影像的繁复刺激而缓慢发生。起先,法国国内的反对派还出于所在集团的政治目的流露出幸灾乐祸之色,但公开押送照出现后造成的影响,使舆论很快转变为普遍的同情。其缘由不只是民族情感,还因为意识到:原先呼声很高的总统候选人卡恩,已经失去了参2012法国总统的可能——骄傲的高卢人,已经不可能再接受一个在国际上留下如此形象的人做他们的总统!

  从这一意义上说,卡恩性侵案尚未开庭,即已结束——视觉审判,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事实审判。

  视觉审判是一个新名词,但它的历史,亘古久远。

  苏格拉底接受雅典500人陪审法庭审判后饮鸠赴死的那一刻,身边除了端毒酒的士
兵,就是他的好友和众学生——这样的安排,若不是强制,也属于一种有意义的默许;意大利教廷处死“异端”乔尔丹诺·布鲁诺,是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英国人处死圣女贞德,在卢昂广场;英国人处死自己的国王查理一世和法国人处死自己的国王路易十六,相距100多年,但他们也都同样选择了在人山人海、万众聚集的广场公开行刑。鲁迅当年在日本决定弃医从文,是受了影片中国人麻木围观砍头场面的刺激,20世纪中后叶中国GA押送罪犯游街示众的情景,许多目击者至今记忆犹新。一个国家的法律与制度的强大威慑力,从来都不希望局限于狭小空间里的少数人见证,庄严的法庭,也只能容纳有限的观众;只有众人在同一时空下的集体围观,才能使国家机器和政权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彰显——视觉见证成为审判威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心知肚明。一方面,统治者以此建立权威并强化威慑力,

    另一方面,民众心中也普遍潜藏着通过观看暴力来满足、释放己身暴力意志的渴望——如同防护设施很少或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总是比一般的艺术演出更能 吸引观众的热情。

  不管事实到底为何,围观地位显赫者像小偷一样地被公开押送,于大众而言,不仅属于一种荣幸、值得自豪,而且可在内心获得一种暴力外泄的满足感。

  视觉审判是事实审判的衍生,或者说扩充。它是主事者维护、增值己方利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审判情景、方式与审判结果的预设,将可预见群体的视线吸引到审判的过程中,以达成威慑、同化、结盟的效果。大众对审判过程的视觉参与,是基于有限的过滤信息的被动接受,以集体存在的方式集中围观——通过身体的集中获得认知的统一,极易形成主事者事先要求的事实确认——即便是有期限的短暂认同——但它切合了大众通过视觉的观看、见证,获得内心暴力情绪释放的目的。与历史上广场行刑的大众视觉审判不同的是,现代视觉传媒不仅将可预见[FS:PAGE]的参与受众的范围做了无限度的扩大,也
使统治阶层和利益集团通过对传播的掌控,将审判行为前置,也可说是一种提前预审——视觉审判为事实审判造势、借力,而永远处于信息不对称境遇中、只能当事件成为历史时才能获知全部信息或真相的大众,总是会凭着单纯的激情与正义感,以情绪化的道德判断协助乃至取代法律的审判——宣泄私己的情愫——成为狂热、愚昧和被利用的大多数。

  《石板书》的文章认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公开押送已经和米兰达警告一样,成为美国刑罚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假设卡恩的身份并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的总裁,或者,所有公开押送的图像——不管是照片还是那些以慢动作播放的视频——都没有在全球媒体公开,亦即:视觉的审判仅限于美国的司法系统而不是全球所有可以观看、能够阅读的大众,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卡恩性侵案的判决结果依然可能会有多种,但任一种,都将是更多地远离大众舆论所影响而更接近于针对事实审判的那一个结果。近年间国内发生的几桩社会影响极大的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及其结果,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所有事先张扬的视觉审判中,报道的事实与事实的真相之间始终存在距离,而
影像传播实现的社会影响,不仅有别于事实,更可能远离真相——无论是被审者还是以视觉关注参与审判、成为实际帮凶的大众,最终都可能成为主事者张网以待的猎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04:15 , Processed in 0.01787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