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征集启事》在中国摄影报发布的当天,大展组委会就迎来了第一个通过大展官方网站浙江摄影网(www.zjphoto.org)报名申请参展的作者,他就是来自北京的李伟。 李伟,1976年出生,自由摄影师。自2008年起,先后多次活跃在平遥、连州大展以及宁波、柬埔寨吴哥、新加坡等一些知名的国际展览活动中。 笔者很快通过QQ联系上了李伟,并对他进行了简短的在线采访。 “祝贺你成为第一个报名申请参展的作者。” 是吗,这我倒没想到,真是荣幸。 我觉得“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很有份量,让我心动。虽然最终参展的作者只有20位,但我还是愿意参与进来,毕竟,这个平台对每一位摄影师而言,都是开放平等的,这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 “你在发布的当天就整理好了30幅作品和作品阐述文章,而且完全按照规范的要求投送到了组委会,你是怎么关注到这个大展的,又是如何这么快速就整理好了自己的作品和文章。” 我平时参与一些摄影群的交流,其中有人发了一个链接,我就点到浙江摄影网上来了,看到了这个展览消息。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展览很“高级”,没想更多就马上报了名,开始整理并上传作品。 这次投送的作品(出于对作者参展因素的考虑,此处略去作者对投送作品的阐述)是我连续很多年拍摄的专题,平时已经成竹于胸,所以整理出来也并不特别困难。 “你是如何理解‘新锐’一词的概念,如何确定这个概念就一定适合你。” “新锐”应该不包含功力深厚、影响广泛的老摄影家,它应该特指中青年专业摄影师群体。他们应该才是“新锐”的主体,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你为什么会觉得‘新锐’是指中青年摄影师呢,那年纪大的摄影师难道不能成为影像的‘新锐’者吗” 我觉得提出“新锐”的概念,就划定了相对的年龄界限。因为摄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有时间的沉淀。而目前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摄影是开放的,是共享的,如果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年龄很大,但作品却不为人知,如果不是传播的问题,那只能说明作品不够好,至少没那么好,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新锐”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很知名的摄影家,有些成果已经极其丰富,有些已经成为著名国际展赛的评委,而把他们也算成“新锐”一族,那就不合适了。所以我的理解是“新锐”会锁定在中青年摄影师这个范围,国外对“新锐”的理解都倾向于年轻摄影师,通过大展这个平台发现“新锐”影像和“新锐”摄影师。 “你是怎么成为自由摄影师的?” 现在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完成一些自己的专题拍摄,同时也为一些杂志做采访拍摄。创作与生存兼顾吧。 “近几年来你一直活跃在摄影大展中,看了你历次参展的主题都是纪实类的,为什么会选择纪实而不去拍一些‘风花雪月’让人觉得很美的对象呢。” “那你觉得摄影的本质是什么?” “看了一些你曾经参展过的作品,我发现内蒙题材是你很重要的创作方向。为什么会集中拍摄内蒙,这中间有什么情结吗?” “在内蒙或者其他地区,你有没有专门的拍摄对象,有没有坚持几年去跟踪拍摄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 没有。 “最后一个问题,你对这次大展有什么具体的期待吗?” 作为申请参展的摄影师,那就是自己能入选参加展览”。从当前公布的材料看,这次推委会(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推荐委员会)的阵容很强大,其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 李伟简介: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10:13 , Processed in 0.0158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