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大连 持续关注6年 多次首报“瓦良格”信息 本报专访特殊军迷——
上万照片记录“瓦良格”变身 记者的一位军事迷朋友告诉记者,今天有大批军迷抵达大连,聚集在“瓦良格”附近。 与这批从外地赶赴大连的军事迷不同,有一个人身处大连,从“瓦良格”抵达大连那日起就开始关注。而他所拍摄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外界的目光,“瓦良格”的舰岛涂装,舰岛拆脚手架、海军人员上舰等等标志性事件都是由他首报。这些照片不仅仅在各大网站流传,还被《环球时报》等媒体转载。 他照片上都有水印标志“上山下乡”,在军迷圈里,“上山下乡”也是大家对他的称呼。记者跟他联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终于同意接受采访,以军迷见证的眼光介绍“瓦良格”在大连港数年的变身历程。 初结缘 第一张照片拍于2010年7月 法制晚报 (以下简称FW):您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瓦良格”的?那时候它是什么样子的? 上山下乡 (以下简称上):很早就听说“瓦良格”被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购买,历尽曲折到了大连,在大连我也看过,虽然个头很大,但是锈迹斑斑,感觉像一条废船,因为当时传闻是要改装成海上赌场,也没有太在意。 FW:那引起您注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上:到2005年“瓦良格”开始涂上海军灰,网上也开始流传要将其改装成航母,我才真正开始注意它,期间主要是在网上看一些信息和图片。 FW:您的第一张记录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 上:2009年,“瓦良格”从大连造船老厂移到新厂,开始进坞出坞并进行大规模的工程。这期间网上的信息也多了起来,我也拿起相机开始拍摄“瓦良格”,第一张照片在2010年的7月拍下,从此我就开始不间断地拍摄。 “热恋” 去拍“瓦良格”有时一天去几回 FW: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截至现在,一共拍了多少张照片? 上:从2010年的7月开始,照片有上万张,大约有100G的大小。 FW:您每天是不是都会去看看? 上:初期变化不大的时候去的次数不多。今年工程进度开始加快,外面的东西装的也多了,变化很快,只要天气好,我几乎每天都去,有大的变化的时候我待的时间很长,有时一天去几次。 FW:您对它百看不厌吗? 上:每次看到它,我都很激动。看到它那雄壮的舰体,还有那冒严寒顶酷暑夜间也加班加点的辛勤的劳动者,我由衷地自豪和佩服。它发出的各种声音,我也觉得十分悦耳。在“瓦良格”有大的变化或重要设备到位的时候,我晚上还会举杯欢庆一下。 FW:有哪几个节点让您感到特别兴奋? 上:节点很多,比如舰岛涂装,舰岛拆脚手架、海军人员上舰、安装4个盾、装拦阻设备,驻降镜、88号辅助舰到位,装救生筏工作艇、各种武器测试、甲板划线等,这些节点都令人高兴。 FW:这些节点意味着什么? 上:这些工程的完工和新的东西上舰,标志着“老瓦”逐步变成了“新瓦”,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安装到位,也预示着“瓦良格”综合能力的跃升,也逐步向着完工迈进,高兴是自然的。 疑虑 对“老瓦”作用 曾产生困惑 FW:当时,前后有三艘航母进入我国,明斯克、基辅还有“瓦良[FS:PAGE]格”,前两艘做了游船,对“瓦良格”最初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FW:疑虑什么呢? 上:我参观明斯克时让我震撼的不是航母本身,而是它遍布全舰的武器,各种导弹密布全舰,我感觉这不是航母,而是导弹战列舰,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能载有战斗力的固定翼飞机的航母,不是导弹航母,所以有疑虑和困惑。 FW:这种疑虑现在还有吗? 上:现在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各种设备的增多,“瓦良格”逐步显现出现代化的舰船本色,我的疑虑和困惑才消除,变成一种热切期盼的心情。 不舍 “老瓦”将离开失落又高兴 FW:您如此爱它,对于外界给予的热烈期盼,您又会怎么样看? 上:“瓦良格”的改装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它会为我们的海军培养大批人才、积累宝贵经验。 至于外界的热切期盼这是自然的,在咱们国家,航母更是前所未有,受到的关注当然热切,祖国漫长的海岸线和广大的领海,需要航母来守护和保卫,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拥有了它,不用再眼馋别人的了,我期盼有更多更好的航母。 FW:不久的将来,“老瓦”将驶出您的视线,您会不会觉得失落? 上:是,我几乎天天关注它,如果它离开我的视线,我会有失落感的。但是我也高兴,因为它不应该总在这里,离开说明它的改造阶段完成,该到真正发挥它作用的地方去了。 记者手记 军迷热情又谨慎 从今年年初“歼20”报道开始,记者开始接触军迷。 他们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涉及各种职业,共同点是关注各种军事信息,并为此投入时间、精力、金钱。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武器装备了如指掌。 比如偶尔有战斗机从头顶飞过,他们听声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类型。 他们热情却又非常谨慎。“上山下乡”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薪阶层,他对自己这种记录“瓦良格”变身并公布的行为有一丝担心。 一方面,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在军事上的强大,另一方面却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破戒。 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以后外部能够见到的东西可以拍或者传到网上,内部的设备是不能曝光的,也不会到禁区内去拍摄。 对于什么东西能发什么东西不能发,著名论坛之一的“飞扬军事论坛”版主“铁背心”告诉记者:“什么装备该不该发,也是跟规则逐步磨合的结果。军迷也是一点点尝试,从发小图、模糊图,到发大图、清晰图。” 对出卖国家机密的这类人,军迷群体是非常鄙视的。 (文/实习生魏一凡 记者郭媛丹)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21:48 , Processed in 0.0167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