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宏伟:好的摄影不亚于绘画

2011-8-17 16:30| 发布者:g562211| 查看:2039| 评论:0|来自:中国文化报

摘要:无题(明胶银盐照片) 1950年 丽莲·巴斯曼 摄   本报记者 李百灵   8月14日,“原作100:美国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靳宏伟多年来收藏的100余件西方摄影大师的 ...

 

无题(明胶银盐照片) 1950年 丽莲·巴斯曼 摄

  本报记者 李百灵

  8月14日,“原作100:美国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靳宏伟多年来收藏的100余件西方摄影大师的“原作”与国内观众见面,呈现了一部别样的20世纪西方摄影史。

“重要的摄影家一个不漏”

 

画师(明胶银盐照片) 1974年 奥古斯特·桑德 摄

  靳宏伟是国内较早赴美学习艺术摄影的那批人中的一员。他曾在国内从事摄影工作,因为热爱摄影,只身赴国外学习摄影。在美国,他学会了如何通过相机去表达自我,而不仅仅是纪实。毕业后的他,虽然选择了经商,却依然没有放下摄影,摄影收藏成为了他最大的爱好。多年来,靳宏伟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收藏。据他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只占了他收藏的三分之一。

  20世纪摄影家的作品是靳宏伟收藏的重点。他认为,在摄影术发明的170多年里,真正值得收藏的艺术家不超过100人,其中真正的大师不超过50人。自己之所以将自己的收藏中心放在20世纪的西方,是因为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只有这个世纪才把摄影真正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摄影史上90%的大家都出现在20世纪。”

  正因为如此,靳宏伟采用“广撒网”的收藏方式,重要的摄影家一个不漏,至少会收藏一张。如果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摄影家,则会系统地收藏。西方摄影史中的大师,无论是19世纪的卡梅隆夫人、纳达尔和埃默森,20世纪的斯蒂格利茨、斯泰肯、席勒、史川德、韦斯顿,还是后面的埃文斯与弗兰克,以及萨莫、卡拉汉、布拉沃、西斯金德、卡普尼格罗……这些构成20世纪西方摄影传统的节点性人物的作品,靳宏伟都有收藏。

  于是,相机成为了靳宏伟认识世界的又一只眼睛,使得摄影带给了他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他感慨道:“真正有天赋的摄影家更多的时候是在消遣中创造出杰作的。事实上,伟大的摄影家跟任何一个艺术家一样,首先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他们从未想过用摄影来改变世界,却用他们的作品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中国摄影界应重视“原作”

  何为“原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指出,“原作”是指由摄影家、摄影艺术家拍摄后亲自进行后期制作完成,或在艺术家亲自介入指导而由制作工作室按其要求完成的作品原件。这样的作品原件,体现了艺术家对其作品的丰富、微妙、严格、分寸尺度等等的把握及美学要求,从而隐含着艺术家的独特性,也包含着时间、历史、技术等等的独特因素。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蔡萌认为,原作概念的匮乏是中国摄影界目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仅靠阅读画册、印刷品来理解摄影,使得中国的摄影家只能陷入到图像和图式的学习和模仿,无法建立良好的摄影学习范例与正确的摄影认识,更无法建立起一种基于材料、媒介、工艺本身所形成的摄影审美和观看方式,也无法体验照片的真正魅力与价值。

  “我国目前有238所高校开展了摄影教育,但是据我所知,很多教摄影的老师看到摄影原作的机会很少,这样怎么可能教好摄影?”蔡萌表示,这些长期隐藏并困扰中国摄影的问题直接导致中国摄影中摄影语言的缺失,使得中国摄影家只能借助摄影大师的图式、借助手中的照相机摸索、前行。

  蔡萌表示,该展览还将在上海、武汉、重庆、西安、深圳、香港等地巡回展出,而这些城市都是中国摄影教育的重镇,“我们希望能够对中国摄影教育的核心地带有所影响,让更多的公众,尤其是教学摄影的师生有近距离感受原作的机会。”

  在靳宏伟看来,中国对于摄影原作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认识也是不够的。“一张好的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不亚于一件绘画作品或者一个雕塑。在美国,摄影艺术的地位和绘画、雕塑等是平起平坐的。一幅摄影作品可以卖到百万美元。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家,但是,其作品收藏价格普遍偏低。我很愿意收藏中国摄影家的作品。”靳宏伟说。

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9 03:26 , Processed in 0.0166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