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总场四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的少数民族农业连队。5年前,四连曾经是一个贫困连队,职均收入6549元,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脱贫致富成为全连上下共同的愿望。8月18日,职工于因生说:“那时候,就想什么时候能多挣点钱,过上好日子,现在终于美梦成真了!”
脱贫致富,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为此,连队党支部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少数民族职工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大讨论。通过走出去和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全连干部职工认为只有靠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激活连队的发展活力。职工买买提·库尔班说:“那时候,我家年年吃低保,很没面子。”
在实施“造血”工程中,党支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连队党员带头落实总场党委关于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决定,2010年,连队作物种植从单一的棉花种植扩大到伽师瓜、红枣、大芸、甘草、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种植。
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连队在少数民族职工中开展了 “讲稳定、讲团结、讲奉献”活动,教育民族职工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职工阿不拉江开展活动前是连队最贫困的人家,通过开展“讲稳定、讲团结、讲奉献”活动,阿不拉江的种地积极性越来越高,在连队党员干部和其他职工群众的帮助下,经过努力短短4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每年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成为了连队有名的致富明星。他说:“以前穷吧,还每天其在一起玩牌,现在日子富裕了,连队还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由于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连队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职工群众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10年,职均收入达24402元,较上年增长10.1%,人均收入8948元,较上年增长12.2%。连队原本只有15辆摩托车、7小四轮,现在家家户户都都有了摩托车,小四轮也增加到了35台,职工贾海涛等职工还购买了小轿车,另外吐逊·吐地等5名职工还购买了链轨拖拉机和全套农机具。吐逊·吐地说:“以前,总想着怎么挣钱吃饱肚子,不挨饿不受冻,现在想的是怎样把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富裕起来的职工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连队党支部因势利导,把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改造连队生活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每年,连队党支部都织干部职工开展植树、修渠、清理垃圾等活动,制定营区和小家小户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使连队环境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今,100%的职工都住上了红砖房,有的10多户职工还在伽师总场场部购买了楼房。连队争取上级部门和总场的支持,安装了健身器材,修建了篮球场、卫生室,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6个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走进职工于因国的家,窗明几净,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他说:“以前家里穷,老婆都懒得打扫卫生,现在条件好了,不用说她每天都会把整个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利利索索的。”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凝聚了人心,也为这个少数民族农业连队连赢得了诸多荣誉,“农三师先进基层党支部”、“农三师平安连队”、“农三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三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以及场双文明单位、先进生产单位、平安连队等荣誉称号,挂满了整个办公室。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16 05:33 , Processed in 0.07605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