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北侗“瑶白摆古节” 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9-8 14:05| 发布者:g562211| 查看:1130| 评论:0|原作者:石福涛|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中国摄影在线讯 锦屏北侗“瑶白摆古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锦屏北侗目前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节。 摆古节属锦屏县彦洞乡瑶白村传统的祭祖活动,“瑶白摆古节”节具有历史悠久性、群 ...

 
中国摄影在线讯   锦屏北侗“瑶白摆古节”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锦屏北侗目前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节。
摆古节属锦屏县彦洞乡瑶白村传统的祭祖活动,“瑶白摆古节”节具有历史悠久性、群众参与性、民族多样性、姓氏传承性、文化多元性的显著特征。它是九寨侗族文化即中国北部侗族文化的源头、根基和重要传承方式,是侗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也是侗族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的载体,故又名“瑶白摆古节”。瑶白摆古节传统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日,此节日是九寨地区最隆重、最盛大的祭祖活动,“借指”(即吃牯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古的内容很丰富,从盘古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朝代更替,直到民国、新中国乃至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有涉及,本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姓氏来历,婚嫁习俗,人文景观,丰收景象、有说有唱,有领说,有合唱,说的是侗语唱的是侗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文化内容丰富。
据瑶白寨老介绍:摆古节包括迎宾活动、长桌摆古、祭奠先祖、吹笙踩堂,唱古歌、大歌,演汉戏、民族歌舞表演、斗牛大赛、自创杂技表演,民歌赛、青年玩山、举行“鞍瓦”(放牛打架)等内容。摆古活动一般进行三天,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日,一般一年一小摆,三年一大摆,它是一种反映九寨侗乡民族迁徙历史的口头文学,是九寨北侗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以姓氏、宗支文化交流为出发点,融歌、舞、戏、演说等表演艺术于一体,具有“载道”、议事、表演的功能,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开展长桌摆古时,则通过长桌盛宴的方式来进行,长桌摆古正式开始,长桌的一头是寨老古师艺人,一头是重要宾客;两边分别是主人与客人,每一边有两排,里排是男主人,外排是女主人,另一边的客人也是男里女外;最外边是由身着银饰盛装的主客姑娘围拢着,外围是十大姓氏的族旗。
瑶白村是锦屏县首批州级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这里民风古朴而浓郁,原生态自然风光迷人,民族文化搏大精深,是南北侗的分水岭,北侗民族风情最为典型。  “瑶白摆古节”是侗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锦屏县民俗文化节的一个亮点,形成于当地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石福涛)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3 20:57 , Processed in 0.0193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