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长江:静观,远看,一声叹息

2011-9-13 15:24| 发布者:g562211| 查看:1458| 评论:0|来自:中国摄影家协会

摘要:蓝天,白云,高喊口号的知青游行队伍走上勐龙桥,桥下,裸体、文身的傣族男青年看呆了,一群曼妙地举起筒裙正在方便的姑娘们也看呆了。而队伍中的北京知青安哥,当时就想,要是有部相机把姑娘们拍下就好了!正是:相看 ...
蓝天,白云,高喊口号的知青游行队伍走上勐龙桥,桥下,裸体、文身的傣族男青年看呆了,一群曼妙地举起筒裙正在方便的姑娘们也看呆了。而队伍中的北京知青安哥,当时就想,要是有部相机把姑娘们拍下就好了!正是:相看两不厌,不知谁更呆。

    这种相看的画面,换成民国背景就是卞之琳的那首诗了: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你看着人家,人家也正看你;你的风景“成了”,人家的梦境也成了——N年以后,老摄影家安哥说起当年,改变了主意:如果回到那个场景,应该把这所有的都拍进来,山、水、云、少男美女,尤其是那个荒唐的游行队伍,全拍进来。

    这,才真对了。看事情不能片面,全面才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要不深陷其中,只会以为别人荒唐,而不知自己可能更荒唐。安哥跳出了“小我”,变成站在更远处的中立者,便看到了革命与姑娘拼贴在一起的面面,这才算看到了画面的整体,也看到了历史的整体,看到整体上的本质——不只是战术级的荒唐,是战略级别的荒谬啊。卞之琳的那首诗也当如是观。“我”得从诗中跳出来,远看,看你和他合成完全的风景。要不会读糊涂的。

    用安哥的这一事例,来形容美国摄影大师Joel Sternfeld,是再对不过了。这位乔尔·斯坦菲尔德,生于1944年,用大画幅彩色拍摄美国各地景观,是将彩色摄影升格到艺术殿堂的关健人物之一。他不仅以彩色景观摄影通常的“无表情外观”见长,更有一种将两种相反相异的风景并置的本事。比如他两幅代表作品:

 

  Joel Sternfeld - After a Flash Flood, Rancho Mirage, California,July 1979

    《山洪过后》。画面上方是优美的田园风景,在细致、优雅如梵阿铃般的笔触之中,细看下半部画面,却是大地的“断掌”,一辆栽倒的轿车……

 

 Joel Sternfeld - McLean, Virginia, December 1978

    《弗吉尼亚,麦克林》。这是一个火灾的场面,画面上方房子烈焰冲天,在这一千钧一发的时刻,画面下方却是一个“农家乐”,是卖南瓜的场子,消防员同志,认真地抱着一个南瓜,看起来,他还想再挑一个……

    令人感叹的是,乔尔老师不是快拍,而是用大画幅相机,蒙块布在后面那种。我也用过这种相机,深感必须高度专注,拍一张平均得操作一个小时。可见乔尔的预判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这种预判是建立在他对社会和人性高度了解的基础上的,正如他的照片所揭示的,现实总是呈现出我们没有想到的荒谬。大画幅拍摄方法,有容易失去精彩瞬间的弱点,但也有极大的艺术上的优势:唯其精细,和其特有的不变形的笔直与全画幅清晰,有助于永恒感、仪式感;色彩极柔美,又有不动声色的含蓄,这种冷幽默比表面的搞笑更为大气、深邃、动人;而画面相对宽广,能够远一点、开一点(同时依然精细),也就旁观者清,全面一点,本质一点,沉着并深刻许多了。

    总之,他形成了一种壮观而又不失品位与风度的人间戏剧。不只是表面的批判,还有一种自嘲般的善意。在朴素深沉的景观摄影中,看懂他算相对容易的,是有意思的,合于浮躁的中国摄影人。

    这种摄影,真是太适合神经不太正常的中国了。如果你看到这种戏剧化,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用这种方法是很好的。可惜几于没有,相反,我们太多热烈地拥抱片面的影像。拿安哥的例子来说,要么只拍姑娘,局限于民俗,要么只拍队伍,局限于革命;拿乔尔的南瓜来说,要么拍一场满目火焰的勇战大火的刺激影像,要么只有满眼南瓜的今年南瓜不好销的报导。这种摄影的极端,是新闻摄影,它的本质本来就是不动脑筋,只求夸张片面刺激眼球的。所以,看报纸有时真不够劲,不仅摄影,包括文字,其实是一个片断组成的文本,拿一张报纸来看社会,就是个《断章》而已。

    其实社会本身,人民本身,是明白各种片断的关联性的。比如前不久两天之内有俩事:长途客车大火,动车脱轨。死人差不多,但前者没人关注,后者沸反盈天。因为,前者偶然性大,较局限于“片断”,思维发散不出去,后者却呈现出体制问题、中国发展速度问题、官本位问题,你看,社会很明白,将它搞大了。但是,相应的摄影,很少有整体感强的。有一张还有意思:破烂的事故现场、温总理献花、袖手旁观的官员、表情不一的民众,青山绿水……乔尔在就好了。

    历史的走向可以让所有的细节都富于意义,而所有的细节才构成并决定真正的历史。这是《万历十五年》给我的启示——黄仁宇细致优美平静壮阔的文笔如同文学界的乔尔——中国摄影,也当如此。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下级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9 23:09 , Processed in 0.0718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