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路歌---河南省淮滨县老区建设促进会记事

2011-9-16 11:31| 发布者:g562211| 查看:1213| 评论:0|原作者:王长江|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截止2011年9月,河南省淮滨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已走过十一个年头。在淮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老促会在宣传老区和服务老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被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信阳市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先进 ...

 

          截止2011年9月,河南省淮滨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已走过十一个年头。在淮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老促会在宣传老区和服务老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被信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信阳市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1月,淮滨县老促会正式成立,本着以弘扬和继承老区革命精神为已任,不断加大对老区的宣传力度,从而使老区意识深入人心。老促会正式成立伊始便与县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淮滨老区宣传工作的意见》,同时把老区宣传纳入了党委、政府宣传工作的主渠道。2002年,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老促会编写了《党中央与淮滨人民心连心——淮滨县人民50周年纪事》,该书记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滨老区人民的关怀和扶持,展示了淮滨建县50年来的巨大成就和变化。2008年,老促会又编辑出版了由中共淮滨县委书记、淮滨县人民政府县长题词、16万字的《淮滨革命史》,革命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淮滨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该书发至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为便于指导老区建设工作,老促会把《中国老区建设》的征订发行工作作为己任,订阅份数连年递增,从而较好地发挥了主阵地作用。2006-2010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同时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老区的宣传报道工作,先后刊登播发稿件100多篇。  
          老促会还把深入调查研究,反映老区呼声为工作重点,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当作大事来抓,每年都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调研活动。11年来,老促会共写出有价值的考察和调研报告20多篇,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和好的建议,这些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称赞,有些还被领导作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其中《关于对南乐县张果屯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淮宾县转变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等报告,先后被县委《工作通报》、《信阳老区建设》转发。  
          老促会还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大力扶持老区建设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的机遇,积极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10多年来,先后争取老区建设项目33个,资金560万元,修建农村小学5所,乡中心医院1个,修建乡村道路13条25公里,小型农田小利9处,人畜饮水3处,桥梁2座,惠及12个乡镇30多个贫困村10余万人。2001年初,市县老促会调研中,看到王家岗乡杨庄小学教室上漏雨、墙裂缝、稻草堵窗户时,心情与当地群众一样焦急。通过申报,扶持10万元,又协调县教育局和乡政府各出资10万元,第二年新建二层八班教学楼,使400多名学生欢欢喜喜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2004年,扶持谷堆乡图益村18万元,建桥一座。之前,位于谷堆、涂营、期思三乡镇交界处的老桥坷塌。雨天村民踏泥泞绕道而行,意见很大,反映强烈。通过扶持新建6米宽的桥和800米引桥路。对这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称赞老促会功不可没。老促会先后资助13名贫困大学生。2009年秋,升入河南师范大学的农村贫困生李仲夏(女),幼年丧父母,由亲属抚养,后经老促会多方努力,最终将其申报为全免学费生,学生和亲属非常感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4 00:10 , Processed in 0.0194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