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不是一阵风 我在风中飘

2011-9-16 15:42| 发布者:g562211| 查看:999| 评论:0|原作者:彭慧芝|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农三师伽师总场中学 邱振海、彭慧芝【摘 要】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可以改革开放,那么我国的教育也可以改革发展,本文就作者200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所经历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关 ...
农三师伽师总场中学   邱振海、彭慧芝
【摘 要】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可以改革开放,那么我国的教育也可以改革发展,本文就作者200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所经历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多媒体 教学模式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近几年,几乎每次教学改革都能和信息技术扯上边,在农村中小学,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必须要完成信息技术科目教学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其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提供技术帮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
从2004年我参加教师工作一开始,就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即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模式基本上被否定的一无是处,随之而来的便是“专家们”提出的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似乎就像中国当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时间吹遍了我国大江南北、农村和城市。课本改革了,各个版本的都出现了,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演,教师变成了导演,几乎每次这种公开课都要用到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也受益于2004年的国家“二期义务教育工程”,除了给各个学校盖楼外,还配备了不少的先进教学设备,什么“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还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那时间我就不断的开始为我们学校教师培训“办公系统软件”和“课件制作”,好像每个人都要学会课件制作,要不然你就不会用新课程理念教学一样。这时大多数老师们都走进了这个误区,只是当时的氛围太浓了没有意识到罢了,也许我们就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
到了2006年,同行们感觉到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教学存在很多缺点,第一,基本上每个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只有一到两间,可是想在这里上课的人很多,不够用;第二,准备这样一堂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第三、就是不方便,学生跑来跑去占用课间和上课时间,导致学生状态不佳;第四,上课时为了看清楚需要拉上遮光窗帘,这样教室里就变得光线昏暗,学生就开始迷糊了,还怎么上课。这样的课上一两节学生还觉得新鲜,上的多了效果还不如在普通教室好。如果在每个教室里都能用上多媒体教学该多好,但这样配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需要不少钱,又不现实。这时候我们就想到了价格实惠的“显像管”电视机和DVD播放机的搭配,这样全国又吹起了光盘教学的风,可这么多的光盘单靠国家配发是不够的,怎么办?那就自己刻,资源从本校远程教育接收的里面找配套版本的,这下信息技术教师可变成了“刻录大师”,最初是刻“小班教学”视频和课堂实录,授课教师通过“暂停和播放”键来控制进度,后面又出现了把课件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做成单向播放的视频刻录到光盘上,再用DVD播放,用“暂停和播放”键操作,电视机屏幕太小了就把课件里面的字设大点。每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时就开始比那个学校刻的光盘多。那时光盘教学也成了教师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
到了2008年前面这些又有点过时了,我们兵团农三师又刮起了“专业教室建设”之风,即每个教室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来专门布置,教室角落里摆满了各种教具学具,墙上贴满了标语、本学科挂图、打印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等,一时间整个教室贴的花花绿绿,真可谓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这些贴字贴画足以我们享用一阵子的了,初中、小学的学生上课也变得和大学生一样抱着书包跑流动教室。但在教学中老师们又发现了,这些虽然对我们教学有益,但用的频率不高,能不能一个单元一更新呢,这样就需要老师平时去加班加点,付出更多的时间。
光有专业化教室也不行,还得有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啊!于是在2009年我师教育局又组织各个学校校长和主管教学领导赴内地各个特色学校进行考察和学习,领导们回到学校后就开始谈他们的感受,其中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策略;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先学是指学生课前自学,后教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当堂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学过的知识。“三、三、六”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三特点“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模块:预习、展示和反馈;六环节:“认定目标、充分预习、交流合作、展示提升、交叉巩固和达标测评”。那么怎样才能把这种教学思想和我们的专业化教室结合起来使用呢?这又成了2009年年底我师各个学校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为此教育局还专门组织了一个题为“基于专业化教室下教学模式探索”的征文比赛,集思广益吗,活动开展的很热闹。
到了2010年教育局又让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出一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这种改革后的模式就具体细化到了每个学校,就这样专业化教室也用上了,教学思想业改革了。但短时间内好像也没发现学生的成绩有多大的变化,教育真是一个复杂而又巨大的工程啊!
可是我忽然觉得又少了点什么,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很少有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了,逐渐我感觉到这次教改似乎忘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慢慢的,多媒体教室变成了摆设,就连班里的电视机也成了摆设,我觉得我们好像又回到了新课改以前的样子了,又有点不一样。难道是这些设备真的过时了,还是没用了,教改也是在赶时髦,也是在吹风吗?不知道到了2011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革命”,但有一点我清楚,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推进教育发展,革掉不益于学生学习的,创造出更好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潘永庆,浅谈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4 00:09 , Processed in 0.0198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