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摄影猜想之三:新锐摄影该出场了吗? 撰文作者:成 功 文化出新,是所有持责任的文化人的期待。 但她,不是呆在深闺中的待嫁老闺女,呼之即出,邀之即来。因为她应该是一个时代社会变迁和文化观念创新的产物,她的出现周期不好预测,她的出现行踪不可揣摸,我们无法主现调控,我们只能等待观望。我们就是发现和确认她,都可能会有一个艰难和斗争的认识过程。 就当下的各种因素看,我想我们最多只是树立了发现新锐的感觉器官和期待新锐的思维主见。新锐文化现象,不仅是圈内几人认为“新”即“新”, 认为“锐”即“锐”的,更为关键的是要在圈内大众的视野中也要“新”,也要“锐”。这种能赢得大众认可的“新”和“锐”,没有社会深层的意识观念的交融、冲撞和撼动后所能达成的共鸣点,是不可能会产生和出现大众眼中的——新锐的!于是,我想“新锐摄影该出场了吗?” 笔者认为:社会中的诸多事情,任何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事物,或阶段、区域中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事物,她的孕育、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社会因素的结果。这其中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走向及其需求变化都是关键性的因素。新事物的出现是应时而生,应运而生的,这是规律,文化现象也是如此。 回看历史,社会进步,文化走在前面,文化发展,艺术引领前锋。一个地域的文化发展,要么是外来文化 “侵略” 的后果;要么是自身内部因素引发“冲突”和 “爆炸” 的结果;三则是二者结合之。 就当下,一是,从社会基础土壤看,社会变革与新文化思潮的涌动和挤压还未能形成孕育新锐文化现象的肥沃土壤和力量,外在环境还不够,“创立一个新时代”之“风头”还未到来;二是,从社会的变革看,新文化气氛和旧意识形态的撞击和吸纳还未能出现“负荷过重”或“你死我活”而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外在环境的影响力及深度也还远远不够。中国的摄影刚从以强化政治服务为唯一职能的“说教的图解”中走出来,刚进入到一个“多元的自由呈现”发展,各门各类还处于向国际学习与接轨的时期。“新一轮的新锐”会出现那么快吗?三是,从社会大众的文化企求看,大众的观念、信念和政治觉悟还未处于一个交融、更替、突变的时代,人们内在求变的主因也还不成熟和强烈,所以以“改良主义”而非“颠覆意义” 的 “疑似新锐”可能会多一些;四是,从文化发展的现状看,社会文化观念和生态秩序的矛盾还不突显,民众对社会新文化的期待的还处于萌发的初级阶段,民众内在求变的意识和期待还未能成为气候,“新锐”的生命可能还未“受精”或是才处于“十月怀胎”的开始阶段,离“临产”和“呱呱落地”的时段可能还有点距离;五是,新文化的先锋观念和旗帜还未能映入人们的认识视野中,人们对当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还不足够厌烦,叛离和抗挣的情绪不够火候,“领袖意义”的思潮也还未出现;六是,作为新锐文化艺术萌生的先期征候——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时下文化思潮的关注和介入度明显提升的现象在时下的现实情况中还不够明显;最后,唯独可以说不一定受此严格环境气候影响的,是由个体的特殊极端经历所形成的相对孤立的“新锐现象”。这类新锐的出现,因为社会基础不够,往往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追捧,多是在他们百年之后才被发现和被认定。但在历史上,那是极少的个案。 …… 如此,等等。我这般胡说,那么有人发问——新锐摄影该出场了吗? 我想也是!但,一般意义的新锐应是常见常新常有,而时代意义的新锐肯定是常遇“难产”而成为“稀有”。当然, 这也不影响我们去创“新”和求“锐”! 退一步说,时下就此作些前期的“新锐摄影”研究和探摸是应该的和有意义的,因为产婆们早点数数日子,早点到位,肯定比“临盆”时不知所措去急着找人来接生要好得多。就是当下不断有“新锐”出现,也不奇怪,因为新锐也是从孩子长起的。 想到这,我释然了许多!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1 09:52 , Processed in 0.0171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