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农三师伽师总场中学 陈永松 今天在整理华中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的讲稿时看到《从能做事到会操心》——杜郎口中学的管理之道(茅卫东 李炳亭《中国教师报》2007-12-12-A01)。因为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是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传奇,崔其升校长的名气响彻大江南北,能经常读到关于名校、名家的报道文章,说实在的我很是兴奋和仰慕的,因此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本文不谈别的就为一句话。 “一个教师,从能做事到会操心,这是一个境界的提升”。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沉思了很久,我想这是他对现在要作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基层人民教师所提出的基础的而又深刻的业技能要求(能做事),也提出了平凡而高尚的道德精神要求(会操心)。从教十几年了,我感到要提升自己的境界,会有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碍。 能做事,简言之就是能胜任或是基本胜任自己的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教师岗位职责,在其位谋职,认真钻研业务,主动学习,争取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传统的认识,其实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远远不只这些),如果更能做事,那么能不断对学生的精神进行引领,使他们能有自己争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从而做一个有责任和道义的有理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都离不开老师“能做事”的教育要求。 但我们也看到了现在的遗憾和忧虑,留给我们的阵痛: 老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流行感冒,传染性极强,极容易犯,而且很多时候很难根治。 还有的老师告诉自己的学生:以后选择职业,如果有很多选择,请千万别当老师,尤其是中小学老师,这可以看出老师对自己的职业多么的感到有多么的累,累了还很痛,痛了就有很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 老师的经济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更是让很多老师感到心寒,很多调查报告得出,老师的健康令人担忧,尤其是心理的健康,老师将是寿命最短的人群,付出了体力和脑力,付出了精力和心血,却很多时候难以提高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面对越来越难教难管的学生,老师们更是感叹时代,望生兴叹啊,无聊无奈之感更加加重了心理的负担,所以很多老师都是心力憔悴,身心备受煎熬,唯一能做的和安慰自己的就是混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连“钟”都没撞响的人还是存在的。 会操心,简言之就是做一个有心之人,仔细入微,乐于观察,善于总结,敢于奉献,讲大局,树正气,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精神的家园,成就事业的家园,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家园),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维护学校的荣誉,促进学生的发展由外化的行动内化为一种理念和信念,从而自觉的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一切以学校发展为要旨,人人有事做,一做就能好,而且有特色,有成效;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分工合作,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和谐共进,人人为学校,学校为人人。这样操心就会变成创新和更大的信心,会给学校的管理不断带来新的东西。 当然,我们老师是人,“杜郎口”全国只有一个,崔其升校长全国只有一个,因此人们承认“杜郎口教学模式”不可复制,当然“杜郎口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复制,管理模式是为教学改革模式服务而生这是不可复制的原因之一,其实我们明白,现在绩效的背景下,很多就为绩效考核而犯愁的时候,而他们已经到了“领导可以根据每个老师的表现当场作出处罚和奖励的决定,而且当场兑现,而且老师心悦诚服,没有怨言”的管理境界了,这就是德治吧。因此不可复制的不仅是管理的模式,还有人的思想和理念。 老师是人,不能超越物质,空谈精神。境界的提升,很难。但如果是我们热爱和敬畏自己所做的工作,也许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4 11:34 , Processed in 0.0195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