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龙绪明博客 作者:龙绪明) 品质决定价值•眼界决定世界 ——简析城市摄影的发展定位 中国•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龙绪明 这是2011年9月间中国西边一座有一千四百多万人口特大城市中心一处正在施工的特大建筑围墙上喷绘的广告词,拿来当标题用用。 品质决定价值,所以我们必须要首先搞清楚城市摄影社团的品质是什么?眼下又有没有品质和有多大的品质? 很多年前,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按照当时惯例,各省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分会,各市也就跟进成立了支会。后来,国家民政局不允许这种形式存在,各省区也就各归其位,在财政保障的前提下独立成会了。但是盲目跟进的市级摄影社团在自身思想理论,物质条件,实践基础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就凹现窘态,难以为继了。 首先,全国各省、区的文联系统摄协都是有编制,有经费,有场地的“三有”协会,但绝大多数的市级摄影社团却是无编制,无经费,无场地的“三无”协会。两类协会的生存条件天差地别,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半数以上的城市摄协都只有空挂招牌徒具虚名的份了,这种连生存都非常困难的协会还能有品牌意识么?没有! 让人奇怪的是,“三无”的摄影社团由于缺乏自身的发展理念,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因此许多行为就盲目的向“三有”摄影社团跟进,好几十年下来,这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跟进”自然而然地让城市摄影社团的“实力”落后了好大一节,无形中也失去了自己品质的彰显。这种照搬“三有”协会模式,用别人的程式套子来“套”牢自己,别人月底有地方去领工资,拿福利,分房子,评级别,而你却什么都没有。那么,什么都没有的你偏要去瞎凑别人的热闹,到底要干什么呢?! 品质决定价值,缺乏品质的城市摄影社团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有自身价值观的展现。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民摄影”两个运动让城市摄影社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两千年前后中国各个城市兴起的轰轰烈烈全民摄影活动此起彼伏,也让城市摄影和城市摄影社团从传统“市级协会”转变到“城市社团”,从结构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转变”的完成在城市摄影发展史上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选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拿城市摄影社团自身条件这个基本点来说,“三无”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民政部的要求去“经费自筹,人员自聘,活动自主”。各类协会的条件不一,行为也就必然不同,这里面有一个很严肃的辩证施治问题。没有明白自身条件就无法选定自身的工作方向,缺乏长效机制的保证和战略发展的研究就很难确立自己的终极目标,这些应该都是所有中国城市摄影社团承待解决的当务之急。因此,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都是展示协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关键。 目前,全球都在大讲“文化软实力”。对这种“软实力”的认同标准就是别人拿出“硬实力”来与你合作。CPL利用全球三百余加盟单位的集团优势,用“99+1”的城市摄影互动理念,在短短的几年之中,赢得了许多城市政府的认可。连届的城市摄影大会,就足以说明眼下城市摄影文化创意的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本身就是生产力。 这个时间段,CPL破天荒地提出了“摄影只有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社会也才能给摄影更大的发展空间”的新型发展理论。解决了城市摄影几十年没有弄清楚的服务对象和发展定位的问题。 接下来,事实也恰恰如此。 2008年,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一本大型画册叫做《画境崇州》。序言之一的崇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说“第五届城市摄影大会的成功,让我们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这个时候的城市摄影社团,你还能说它没有品质么?! 品质:决定价值,这是一定的。 下面谈眼界确定世界。 当我们彻底弄明白了城市摄影社团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之后,城市摄影发展的“眼界”就至关重要了。那位在八十多岁高龄上到中国南边去画圈的老人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国家发展如此,那么我们只有“三无”条件的城市摄影社团呢? 在独立自主这个重要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陈独秀认为,工人阶级还不是独立的革命力量,资产阶级的力量毕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阶级雄厚。因此,无产阶级只能是帮助资产阶级革命。结果证明,这个认识是极端错误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因如此,眼下我们城市摄影发展的立论依据就只能有8个字,那就是“自主创新,开拓进取”。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随着摄影的更加繁荣,摄影人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逐旺盛,城市摄影社团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形,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社团结构,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针对城市摄影发展面临的诸多课题和国际摄影艺术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多的前提下,城市摄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去推动摄影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决和发展摄影文化生产力,实施重大摄影文化产业项目的拉动战略等等,都是当下城市摄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里有一个故事,刚刚两千年,国家工商总局将《京华时报》注册为企业,让它成为中国第一家企业型的新闻媒体。名称的改变,体制和运作法则的改变,这一系列的发展“创意”让这份报纸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说不久后还被史坦国际(STANCHINA)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国际媒体了呢。 “事后诸葛亮”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因为前瞻性和风险性有太密切的关系,所以,认识自主创新,敢于自主创新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每一个城市摄影社团的眼界,胆识和智慧。 事实上,眼界决定世界是任何团体,机构和个人都回避不了的事实,就连联合国的“世界CEO”也不例外。连任两届秘书长的亚洲人潘基文,上任伊始就高举改革大旗,向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的联合国组织开刀,尽管遭到一些人的公开反对,但他始终坚持改革,甚至少有地公开抨击联合国“在基本上毫无意义上的事情浪费了难以置信的大量时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三无”的城市摄影社团没有明白自己的生存条件,去研究自己的生存条件,因此也就始终没有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我们何尝不也是在基本上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难以置信的大量时间么?不断重复着别人,不断重复着自己。因此,找准定位明确目标,高举改革大旗,抓住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发展机遇,去完成历史赋予城市摄影的崇高使命,应该是我们的当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才对。 联合国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中国的城市摄影社团嘞。 品质决定价值,眼界决定世界。说起来这句话似乎还真的有点道理。 2011年9月1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又播出了一条公益广告:“改变,其实是为我们的后来负责。”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1 23:30 , Processed in 0.0165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