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兵团“五五”普法先进团场伽师总场
通讯员 杨建国 马国明 10月23日,伽师总场司法所在刚刚召开的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七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上又捧回一块厚重的奖牌——兵团“五五”普法先进团场。 “五五”普法以来,伽师总场将 “法治团场”和“民主法治连”创建提到政治文明的高度,列入全场整体规划、列入党委重要工作、列入党委书记日常工作重要内容。制定了《 “五五”普法规划》、《 “法治团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依法治场若干规定》、《 “法治团场”创建活动责任分解办法》等规章制度,结合 “管理年”,规范各项规章制度131项。场、连两级都成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25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53人,层层签订责任书,采取场领导包片、科室领导包连、连队领导包小区、小区负责人包班组、法治宣传骨干包户的形式,形成了团场、连队、片区“三级网络”体系。为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完善了普法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解决普法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把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范畴,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按每人1.5元的标准,落实了普法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同时每年拨专项经费1万余元,用于开展少数民族群众普法教育。 五年来,这个场以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支部)集体学法为平台,制定出台了领导干部任前法律培训和定期讲解法律、干部学法登记和普法考试等制度。场党委中心组成员每月观看1部法制专题片,每季度专题学法1次,每年听兵、师讲师团授课1次,每人撰写3000字的心得体会和10000字的学法笔记。将法治团场和民主法治连等创建工作与干部提拔、年终考核、晋级晋升、年薪奖金挂钩。采取法律学习常态化、宣传讲解专业化、讲座咨询经常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普法资料通俗化的“五化”模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普法办经常联合综治、工会等部门开展“送法到连”、“送法到地头”、“送法进巴扎”、“送法进工地”、“送法到社区”、“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农闲时节,组成法制宣传小分队到各农业单位上法制课外,并将一些法律常识翻译成维吾尔文,印发成册发至各单位,五年来发放宣传册25000余份。坚持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为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校外法制教育辅导员,通过专题黑板报、手抄报、法制讲座、主题班会、法律知识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法制副校长每年到学校上法制课24次,每年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图片不少于2次,学校每年邀请司法所、派出所干警上法制课8—10场次。重点人员的普法教育工作主要采取法制橱窗、宣传资料、现场教育等形式。对刑释解教人员,以帮教为主,及时掌握其思想状况,坚持每月一次谈心,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五五”普法期间,大力推行一个法律图书室、一个法制宣传栏、一面法律文化墙、一名法制宣讲员、一名法律顾问的“五个一”工程。为加大普法宣传教育的力度,组织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活动20场次;在场广播站开辟普法专栏,每年播放法制宣传节目12期;每年巡回到基层上法制课不少于12次;每年对基层单位的法制宣传员进行2次轮训;举办连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9次,举办场普法骨干培训班5次;为职工上法制课46场次,受教育群众29700人次;举办各类法律知识考试5次;开展法律咨询14场次,咨询人员6520人次;开展法制图片展11场次;分别组织干部、职工和学生观看10次、16次和12次;编发普法资料60000余份。同时,充分利用叶尔羌报、兵团日报和场电视台、广播站、网站加大宣传。 伽师总场立足实际,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试行)》,修订完善伽师总场《基本经营管理办法》、《精神文明考核办法》、《 “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17项,建立健全连规民约153项,使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这个场狠抓基层民主建设,畅通职工群众诉求,大力推行场务、党务、连务、财务“四公开”,保证了干部职工知场情、明场务、议场事、督场政,“民主法治示范连”创建达标率90%以上,成为了首批兵团级“法治团场(单位)”。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24 15:25 , Processed in 0.0232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