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作品后其修饰派 本人在摄影的派别一文中,只简单介绍了摄影界的门派,其实派中有类,类中有帮较比复杂。 对于摄影作品后其修饰派还可以细分:该派大多是业余摄影好者,也有不少专业投机者利用照片后期制作来完善作品。对作品进行电子处理能补救缺陷,但是给人假的感觉,明眼人很容易看出作品制作过的痕迹。他们对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想通过电脑制作凸出某些亮点加强自信心,甚至用电脑PS画面造假来吸引眼球。他们甚至利用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用PS合成手段妄图把作品弄的完美无瑕。由于现代电脑技术进步很快,有点电脑知识者都能很快掌握PS等后期制作等技术,所以现在是摄影作品后期制作泛滥成灾,成鱼目混珠好坏难分之势。 作品后其修饰派又分了类别: 影楼类:影楼、照相馆自满清时期在中国的大城市就有,特别是上海非常发达,有外国人办的;也有中国人办的,但是材料和器材主要是进口,照像机基本是外国进口的大机器,胶片分尺寸按英寸算不等。改革开放后大多数照相馆改用日本的各种机型。影楼、照相馆做后其修饰理所当然,目的就是赚钱,让顾客满意是第一位,顾客不满有时要从拍或者退款。那时暗房技术高超基本能满足顾客的要求,当然是黑白照的技术。1983年后日本照像机大举进军中国,彩色摄影进入中国影楼和照相馆市场,先是傻瓜美能达、柯尼卡,后是单反尼康彩照取代了黑白照片,但是后期彩色暗房技术很难,一般正常片全靠彩色洗印机直接出片,大尺寸照片要拿去图片社制作。当时小的照相馆是放大不了彩色照片和冲洗底片滴。进入1997年前后台湾的影楼进入大陆市场,同时也把台湾的影楼后期制作理念带入大陆,也入推动了婚纱照的风行,影楼的摄影及后期制作当今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小影楼都能按客人的需求搞出动人的画面,小俩口弄的就像一对大明星的样子,使得影楼摄影红红火火财源滚滚而来。 小P类,一般对自己得意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调色、调光、虚化、去除、添加搞些小的制作升华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乏高手。后期制作的目的是突显作品的视觉感观或新奇;或去除视觉障碍处;或删除多余的影像;或改变色彩;或调整饱和度和光线。更有甚者画上点东西或线条,增加点绘画效果吸引人们的眼球。小P一族中有摄影大师混入其中,搞点弄虚作假好出点能引起轰动的大片子,当然也有被擒获者身败名裂。 大P类,用些名牌照像机也有用卡片机拍下素材的,把素材弄到计算机上大PS,甚至用苹果机和多种软件对照片素材进行全面制作。他们精细的再创作,利用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等手段,必要时还改头换面,男换女,女换男,改天换地,天上能P上太阳、月亮或北斗七星,飞沙走石,飞禽走兽,猛虎雄狮等等抢眼的东西。当然不乏色盲或色弱者把天空弄的像沙尘暴的样子其还自我感觉良好。有人把摄影“做品”往水墨画上靠,别出心裁水墨化、油画化、剪纸化、动画化如此种种名目繁多。大P类需高超后期制作技术,也有大家大师出现,他们的“做品”具有震慑,冲击力,给人丰富的想象力,“做品”具有超前意识,他们领导着“摄影平面技术大P的”新潮流。另有不入流的PP类,他们一般是进城打工的农村娃,不过巧入打字行或者平面工作室从零开始,先当伙计再当老板。日常工作拍点工作照,搞搞广告门面设计,学了点拍照技术自认为已经出师,甚至上网胡喷乱侃象是大师名家那样侃侃而谈。他们聊些似是而非的摄影技巧,摄影器材和世界大牌摄影师等等,好像他们从师于其成了关门弟子,其实是“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有人对一些日本照相器材的功能,使用放法有所了解,就在网上跟大家侃些机子或镜头什么的,让初入道者惊愕不已一败涂地。 总之,摄影界门派繁杂好坏不一,对照片的看法按个人学识修养,知识结构,审美观点认识不同观点也不同。同流合污者相互吹捧,不同观念者互相挤兑争吵不休,现在已成一道风景线...... 金师爷 2010.9.26 .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3 06:43 , Processed in 0.0167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