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摄影师卢晟花了3个月的时间写了个剧本,在拍电影前,他特意把剧本寄回家让爸爸妈妈过目。爸爸看完后,给他写了满满4页纸的观后感。妈妈看完后,马上买了张火车票去看卢晟的外公外婆。 卢晟接受腾讯专访 卢晟在工作中 腾讯娱乐讯 (文/图 曾剑) 摄影师卢晟花了3个月的时间写了个剧本,在拍电影前,他特意把剧本寄回家让爸爸妈妈过目。爸爸看完后,给他写了满满4页纸的观后感。妈妈看完后,马上买了张火车票去看卢晟的外公外婆,临走时给卢晟通了个电话:“儿子,我去看我爸妈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你妈呀?” 卢晟回答:“妈,我忙。” 卢晟忙。他忙着拍他的这部导演处女作《这里,那里》。为此,他推掉了10多部电影,这些电影都是邀请他来做摄影师。片酬加起来,不是个小数目。不仅如此,卢晟还把他做摄影师以来的积蓄全投入到他的处女作中去了。“我曾经后悔过,后来就不后悔了。”卢晟笑着说。 卢晟是从出生前一天喜欢上电影的。在他出生的前一天,他爸爸带着他妈妈在上海的海宁路看了场彩色战争片,电影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朋友们说,在1978年放映的彩色战争片,极有可能是一部南斯拉夫电影。卢晟为此还特意去查了当年的放映表。 卢晟后来学过6年的美术,学过3年的小提琴,他还学过电视摄像,去法国学电影摄影,做了好几年的电影摄影师。在卢晟看来,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拍电影服务的。 《这里,那里》入围了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之窗单元和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之风单元。10月25日,卢晟在东京接受腾讯娱乐的专访。 爱情是狗屁 腾讯娱乐:我觉得3个小故事都在讲人与故土的关系,离开或者回来,这里或者那里。你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卢晟:通常处女作,导演会拍跟自己生活靠得比较近的电影,我不喜欢这样,我想拍更共同的东西。开始想拍爱情,后来我自己经历了一点事,发现爱情是狗屁。 突然我发现思念是很有共性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去思念。由此去想,人为什么会思念,一定是因为距离。那为什么会有距离呢,因为人有欲望,心里有所求,才从一个地方去了另一个地方。 中国有句话叫“落叶归根”,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落叶生根”,这两点这部电影都有说。 9分钟是一个高潮 腾讯娱乐:电影分为三个小故事,交叉叙述,对新导演来说,应该比较有难度吧。 卢晟:在剧本创作时确实是挺艰难的。好几个小故事的这种电影,一般的做法是分段讲,讲完一个故事再讲下一个故事,观众看到最后一故事时往往忘记了第一个故事是什么了。《这里,那里》不同,是交叉叙述的。 如果把《这里,那里》三个小故事单独来看,很一般,和普通的电影没区别,甚至会让人觉得前后不搭,跳跃性很大。但交叉叙事时,第二个故事的这一段是解释第一个故事的那一段的,第三个又是解释第二个的,彼此的情绪之间有照应,而且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看每个故事,感觉都很不一样。 我给每个片段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段,5到7分钟。我的老师说过,电影的9分钟就是一个高潮,9分钟抓不住观众,你就失败了。 我的电影是心理测试题 腾讯娱乐:此外,你对人物不介绍全貌,掐头去尾,只展示一鳞半爪,我挺喜欢的。感觉象是把现实当作块猪肉“啪”的一声扔在人面前。 卢晟:我自己比较喜欢哲学和心理学,我觉得,当人们坐在电影院里时,那么大的银幕,对观众的心理强化是很大的,我把它取名叫做“影像受众心理学”。我发现人们在电影院里,普遍都喜欢去猜故事的结尾。根据这一点,在做剧本时,我会考虑到,电影要能让人有回味,要能让人有震撼,就不能让观众猜到后面是什么。 我的电影更象是心理测试题,你喜欢哪里,你喜欢谁,电影就映射着你内心的欲望和归属。我在修改电影的时候,找了从19岁到60岁,年龄不同的观众,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他们每个人单独看完后,我和他们聊,记下来,有10种不同的意见,每个人喜欢的点都不一样,但几乎每个人都看懂了。 有人问我小夏是怎么死的,我只回答了 一句,人都是被人杀死的。小夏的死和我个人经历有关系,我一个大学同学查出病,没到两个月就死了。这深深让我感觉到了人生无常。 我向往森林生活 腾讯娱乐:我很喜欢第一个故事中,养鹿人跳到河里去游泳,那种感觉很寂寞。 卢晟:其实那不是游泳,那是在试水。一般人可能都没经验,如果牵动物过河,你得先试水,否则动物是不会跟你过去的。 至于你说到的寂寞,我自己在外景地呆过一段时间,很寂寞,寂寞瞬间会变成恐慌。我在林子里迷过路,走出帐篷不到30米,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非常可怕。到了晚上,能听到各种你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憋了尿都不敢出帐篷。这种寂寞和恐惧的感觉,我很喜欢。西恩.潘的处女作《荒野生存》,我非常喜欢,看了快10遍了。我喜欢这种生活,我向往森林生活。 腾讯娱乐:王德顺穿的军装很帅呀。 卢晟:那是我在巴黎的二手店淘的,当时我就穿了,地铁里还有人问我在哪买的。王德顺在电影里很帅,电影在温哥华放映时,好多老太太都向我打听这个老头。 腾讯娱乐:怎样说服姚安濂来加入这部电影的? 卢晟:这部电影其实也是蔡尚君的《红色康拜因》
向电视电影开炮 腾讯娱乐:你这部电影投资才200多万,怎么有能力去巴黎拍? 卢晟:我在巴黎生活过,2001年到2005年我在法国电影学院学摄影,世界上有两个城市的路我最熟悉,一是现在居住的北京,另外一个就是巴黎了,我对从小居住的南京都没这两个城市这样熟悉。 腾讯娱乐: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你担心收回投资么? 卢晟:现在中国的经济条件很好,今年电影的产量也是600到700部,但我个人认为,明年中国电影可能是一个低谷。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尊重这个行业制作的要求,如此下去,你从何谈起观众对电影的尊重。 我很反感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低成本廉价收购,导致了更低成本的制作,去年电视电影就有270部。一部电影的成本是有一定规格的,我觉得明年电影就是荒年。 卢晟个人经历: 2000年 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 2005年 毕业于法国电影学院。 2008年 担任《夹边沟》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3 16:44 , Processed in 0.01894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