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锋:我在中国的摄影梦想并不沉重

2011-11-1 15:06| 发布者:cphoto| 查看:1463| 评论:0|来自:汽车公社

摘要:王刚锋的人和他的摄影作品一样,“不但具有幽默感、亲切感,还具有十分的真实性和震撼力。”想象这样的一个人在你面前侃侃而谈,而你正身处一所凉爽的老房子里的一个宽大的摄影工作室里,四壁除了高高低低的储物柜外 ...

王刚锋的人和他的摄影作品一样,“不但具有幽默感、亲切感,还具有十分的真实性和震撼力。”想象这样的一个人在你面前侃侃而谈,而你正身处一所凉爽的老房子里的一个宽大的摄影工作室里,四壁除了高高低低的储物柜外贴满、挂满了照片,触目所及不是摄影器材就是某个摄影人物;谈话间隙可以仰头左右调整视线以辨别高高的天花板上纵横交错的摄影海报是哪张,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观察摄影师那个恍若不觉的助手,他自顾自在他的台子旁边忙碌;面前的桌上摊满了新冲印的黑白照片,窗外是浓密的绿叶和上午的阳光——周围的气息是如此生动,令这一刻时光似乎得到了无限延长。

简单的信仰

王刚锋的先声夺人是这样表现的:

他大声而爽朗地对旁边的人介绍我们这几个尚未落座、正四处瞻仰照片的来访者:“这几位是杂志社的记者,他们杂志做得很好,我每一期都看。”对方唯唯,面带敬畏。“嗯,你们杂志叫什么名字啊?”

屋里的气氛立刻亲切了许多。

王刚锋的工作室叫做“独行侠”(Gang of One Photography),这个名字很贴切,但也实在很中国,在摄影上,王刚锋独立而坚强的态度,似乎更接近于自由思想的西方人。

26岁,下乡插队的王刚锋回到上海机械厂做钳工,在父母的期望下,业余准备高考。眼前能看到的出路似乎也只有这么一条。但是,王刚锋却一心一意想要拍照。不知道这份向往是什么时候灌注在他心中的,也没有人把它当真,除了他的姐姐,“只有她了解我的心思”。姐姐用一年半的工资为他买了平生第一台相机。

王刚锋放弃了高考,工作之余,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摄影上。这其中付出了多少辛苦已经很难计数。没有老师,只是靠自己的摸索进行。一开始,连冲印前不能打开胶卷都不知道。大量的拍摄。和许多沉浸在创作中的摄影师一样,经常为了一片树叶上反射的一缕光线,会反复去同一个地方拍四五次。他拍的“在中国最深处”的照片,大都在交通闭塞的原始山村。

当时上海美术馆所在地还是大众图书馆,王刚锋一有空就过去,那里很少的几本摄影技法书被他翻了很多遍,重要的内容就一字一字地抄下来。

“后来我出去授课,全靠当时打下的基础。有一本技法书几乎全部背了下来,受益匪浅。所有的技术名词、指标参数,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随手拿来都可以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当年手抄的笔记,厚厚的一大沓,除了摄影的技巧外,还有许多学习的心得、人生感悟。他翻开一些重点划出的句子指给我们看:“不苦读书是不行的。”

照片有了,就开始投稿,各家杂志社都去投。“后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照片,下面署名:刘夏鸣。”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他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刘夏鸣就是‘留下名’,他们不知道作者是谁,要我主动去和他们联系。慢慢地,稿费就多起来了,这里、那里,8块、8块。”

Sorry和让开

1989年,应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邀请,王刚锋在该市市政厅举行了他在加拿大的第二次影展,大获成功。此后,他便定居当地继续学习,开拓他的摄影之路。同时,凭《孺子牛》获得的5000英镑奖金,他在加拿大拥有了他的第一辆车,一辆二手尼桑,“主要是为了方便。”他在那里考驾照,遵守交通规则,感受与国内不同的马路文化。

“在加拿大,按喇叭是骂人的意思。”在中国,按喇叭很普遍,只要不是红灯,稍微有点拥堵,马路上的喇叭声就会此起彼伏。但在加国,人们从不按喇叭,万不得已要按喇叭也都很轻很短促,“他们按喇叭的潜台词是‘Sorry,sorry,sorry’,我们是‘让开,让开,让开’。” 他做了一个轻轻叩击的动作,脸上露出“你说是吧?”的表情。

“STOP SIGN是遇到没有红灯的路口停三秒的意思。”在国内,恐怕鲜有人知道黄灯闪烁是STOP SIGN的意思。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人群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麻缠绕着试图穿过去的车辆。“这种现象加拿大绝对没有。”王刚锋说着摆摆手,“在美国绝对是车让人。”一路的车停下来耐心地等小朋友穿过马路,这样温情的照片在网络上并不少见,“他们连鸭子都让呢。”他冷不丁接上。

他的车

回国后,王刚锋为ELLE杂志拍了5年照片,工作室也源源不断有人找他拍照。如今,他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兼顾,“一个是我的面包黄油,另一个是我的挚爱。”

王刚锋现在拍照,还是以传统相机为主。他认可胶片丰富的表现层次。而且,“数码相机拍多了,会养成轻率的习惯,不如胶片机,每一张都要花时间考虑构图,反复衡量、调整,这个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他的眼里,前者代表了真正的创作。

他现在的工作节奏是,主营商业摄影,空闲时间去拍自己想拍的东西。近几年他经常去云南一带,但不会开车过去,“我都是带上器材,乘火车去。目的地明确,下车再转公交或当地交通工具,或者步行,不想浪费时间在别的地方。”

日前,他在云南新拍了几组黑白照片。高原上太阳下的孩子,在他的镜头里露出顽皮快乐的笑脸,孩子的母亲腼腆地笑着,正给怀里的弟弟哺乳。他真的很善于捕捉幸福精灵跳跃的时刻。尽管他们衣着简陋,头发蓬乱,但是,在王钢锋的镜头下,有着无比的纯净。

“很多人说我,只会挑落后的地方拍,也有人学我,但他们不知道,镜头背后更重要的是什么。”

中国的汽车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同质化较严重,长着艺术家挑剔眼光的王刚锋对此有点焦躁,“街上跑的车,阿猫阿狗都一模一样。”他在国外看到的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车,曾经有人开着辆真正的坦克车行进在大街上,没有人会觉得不妥,最多个别感兴趣的人上去看看而已。“这才叫车。”

讲究的他自然要选一辆能hold住他的车,为此他特地研究了半年,翻阅各种报纸杂志,最后挑了一辆路霸,这辆车有着Jeep硬朗的线条和狂野的面孔,实在太契合他高挑的身材和灵魂里的不安分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3 17:04 , Processed in 0.0193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